心胸豁达 淡泊人生 作者:刘文刚 时间:2015-08-17 次数:19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此话道出了老年人的心声,亦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人到老年要面对现实,为人处事更要心胸豁达,以期安度晚年。若老而不达,会让晚辈们讨厌了。著名作家李国文写过一段话:“人老了不要怕被别人遗忘;不要怕受到冷落;不要不识时务地抛头露面,还要插手管事,不要怕失去讲话的机会,产生令人厌恶的指挥癖;不要怕后来人否定自己,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必然的真理……”此话富有人生哲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老年人要性格开朗,豁达大度,处惊不变,随遇而安,要有海乃百川的胸怀,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难曲折时必然,历经沧桑时超然,遇事处之泰然,凡是顺其自然。经常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
  老年人随着肌体的老化,精神状态也逐渐老化,记忆力衰退,智力降低,视听力老化,常常有孤独感和衰老感,常见猜疑和偏执心理等。由于这些变化使老年人的变化也发生偏异,因此,敬劝老年人“淡泊人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淡泊名利。名利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若不自觉,专注追名逐利,把名利当成包袱来背,定会越背越沉重,喘不过气。
  淡泊荣辱。人生道路是曲折的,有理想也有失望,有光荣也有屈辱,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要受宠不惊,受屈坦然。
  淡泊年龄。老年人忌讳年高,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这是情感的反应和坐待人生结束的心态,会给自身健康蒙上阴影,对身体产生消极影响,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心态不老,人就感觉不到老。
  淡泊形体。庄子说:“养老者忘形”。善于修身养生的人应该忘却自己衰老形体的存在。
  淡泊衣食。要正视老年生理的变化,住所幽静,衣被保暖,整洁舒适,饮食清淡,不放纵饮食口欲。
  淡泊情怀。淡然喜怒哀乐之事,使传神超脱。
  淡水交友。“君子之交淡如水”。交几个知己,有助于清除失落感,孤独感和寂寞感,使晚年生活更充实、更美好,延年益寿。
  老朋友都明白,权利是一时的,荣誉是过去的,财产是活人的,健康是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友谊是珍贵的,声誉是长远的……人常说不要攀比,不要自己气自己,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好儿好女好孙子,不如有个好身子,自己不受罪,儿女不受累,也能为社会节省养老“成本”费。这些话虽是俗语、套话,却颇有哲理,值得深思,真能践行,有益身心健康。
  祝愿老年朋友:“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借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