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3年3月11日,革命圣地延安的《解放日报》上报道了“五姑舍女救亲人”的动人故事,说得就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清徐县常家庄村妇女常秋黛舍女智救抗日干部的英雄事迹。
常秋黛(1891-1942),奶名五妮,排行第五,人称五姑。出生于常家庄一贫苦农民家中,16岁嫁给张姓为媳,中年丈夫早逝,五姑带着女儿张改珍苦度时光。五姑与左邻右舍相处甚好,邻居有困难,她总能热情帮助,村民们都叫她“和人五姑”。
七七事变之后,五姑目睹日寇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等暴行,激起她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她暗下决心,要为抗日尽点心,出点力。抗战八年中,她站岗放哨,收藏文件,收集情报,掩护抗日人员,忙个不停。她对待抗日人员如同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洗衣做饭,熬汤煎药,端屎倒尿,尽心侍候。经她护理的伤病员有清太徐中共县委书记肖靖和爱人,县妇救会主任王恒芳,区委书记李景文,县妇救会干部李牧芝等十余人。安全掩护抗日人员40多人,无一出岔。她的家俨然成了抗日的情报站,联络站,护理所,交通站,母女俩成为未注册的地下工作者。女干部王恒芳是五姑家的常客。她化装得像农家妇女。称五姑为姨妈,对外称是女儿张改珍的表妹,母死来投亲。恒芳与改珍平时形影不离,同吃同住,知道底细的村民严守秘密,不知内情的认为是一对亲表姐妹。
1942年的一天凌晨,徐沟县城的日伪军突然包围了常家庄,将全村群众集合到庙前广场开会,王恒芳因来不及躲藏也被夹在人群中,心神不定地和五姑、改珍站在一起。这时日本鬼子令村维持会长一个个辨认谁是八路军,谁是共产党,谁是外村人。当辨认到女干部王恒芳时,维持会长和全村人都说她是五姑的外甥女,鬼子不信,又没有捉到一个“共党”,也没查出一个八路,气得暴跳如雷,就决意要把王恒芳以外村人的嫌疑分子带走。这可急坏了五姑,她在情急之下,毅然挺身而出,拉住鬼子说恒芳是她刚死了母亲的弱女子,不知共产党、八路军是何物,恳求不要带走,日伪军不信,执意要带走。五姑无奈,便亮最后一招,她沉着冷静地对鬼子说:俺外甥女年纪比俺改珍还小,经不起你们惊吓,你们一定要带走,就带走俺改珍好了。说完便呜呜咽咽哭了起来,日伪军为试探五姑说得是否真话,逼她讲出真情,就把改珍带走。五姑眼看着鬼子把自己的亲女儿带走,心如刀绞,表面上却从容镇定。全村的群众都为五姑舍女救亲人的义举感动。后来,敌人把改珍关押在村公所内,改珍丝毫不露真情,在村维持会长和全村百姓的用生命作保之后,才将五姑的女儿改珍释放出来。抗联主任王恒芳也幸免于难。
五姑母女是抗日队伍中的无名战士,她们无私无畏,平凡而伟大的革命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