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要用一种颜色来代表云南,也许很多人都会说是七彩云南,在这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汇集之地,每一个民族都用自己的颜色装饰着这片土地。但是于我而言,这些日子的云南,是纯净的白蓝色。
告别玉龙雪山之后,我们直奔蓝月谷而去。
盘山而下,中途到达用餐地点。因地处高海拔地区,松果、松子也是当地的特产之一,餐馆的门口便支着几个贩卖坚果的小摊点。“哎呀,这个大松果真是好可爱,可以出售吗?”我第一次没有被吃食吸引,而是被一旁作为装饰的大松果给吸引了,不禁想带一个回家。“不行,这个我们不卖的。”没想到老板竟然傲娇起来,推脱着不肯出售。经过几番软磨硬泡,老板最终答应以25元一个的高价卖给我。此时,我却傻眼了,原来卖的和展示的松果不是一样的。老板从车上的麻布袋子里掏出一个最原生态的大松果给我,未经清理打磨过的它浑身脏兮兮,令我丝毫没有了把玩的心情,只好先装回包里,准备到家再好好地为它“洗澡”。
午餐歇息之后,短短的车程,我们便到达了蓝月谷景区。这个镶嵌在雪山脚下的湖水,其前身是早前人们所熟知的“白水河”。晴天时,水的颜色是蓝色的,加之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像是玉龙雪山下的一轮蓝色月亮,被亲切地称为蓝月谷。而白水河这个名字是因为湖底的泥巴是白色的,下雨时水会变成白色而得名。
进入蓝月谷景区,并未看见传说中碧蓝色的湖水,顺着哗哗的水流声,倒是看见三两只牦牛站在浅浅的溪水之中,这里便是白水台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层叠,因水流湍急形成的迷你小瀑布煞是惹人喜爱。不过在那隆冬季节,我看见站在水中的牦牛们,感同身受地替它们着急,一直站在冰凉的水中,脚一定很冷。此番云南之行,唯独看见大象表演和牦牛拍照时,让人感到这美丽和谐的一切遭到了破坏。
蓝月谷中的河水在流淌过程中因受山体阻挡,形成了四个较大的水面,人称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和听涛湖。告别牦牛之后,顺着栈道向深处走,蓝色的湖面呈现在眼前,一切都显得特别不真实。碧蓝色的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没有丝毫涟漪,就像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块巨大蓝宝石,熠熠闪烁着光芒。
我在游览中听闻,兴许是因湖水富含铜离子而呈现蓝色,也正因为如此,这美丽的湖水并不能饮用,可谓只可远观,而不能近玩焉。沿着湖边漫步,晴朗的天气,突然又开始下起大雪。山谷之中,没有人声嘈杂,偶见几只鸟禽飞过,鸣叫声幽幽回荡在这漫天风雪之中,好似漂洋过海,只为此次相聚的一面之缘。
透过碧蓝色,湖底并非深不可见。长势茂密的树木从湖底一直长出水面,高大的树木只在湖面露出树冠,而尚未长出的树木,淹没在清澈的湖水之中也是清晰可见。为什么能在水底如此健康地成长,这种完美的自然配合,着实让我见证了一回大自然的神奇。
云南之行接近尾声,再过一日,我便要搭乘飞机回家。临行之前,想起老妈问过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在家里晒太阳,非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晒太阳?太阳不还都是同一个太阳。”细细想起,当初还是学生的我,攒起小半年的积蓄,只为几日的飘荡,也许大多数人不会理解。借用一句热门的话语: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每一次出行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心境。出发之前,反复地猜测自己将如何经历,真正经历之时,才会发现这一路上的惊喜。也许,这才是旅行所给予的真正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