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小时候上学时被老师用粉笔头砸中的情形吗?还记得那如此惊心动魄的上课瞬间吗?飞过数位同学头顶的粉笔头,直飞而来,那叫一个紧张。自己开小差的脑神经瞬间就会被拉了回来。这种引起注意的方式可能至今都是老师们的“专利”。“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几乎每一个被粉笔头砸中的学生都是这样的想法,接下来就多了被特例“提问”的机会。
现在想起来那种情形还历历在目,真叫人难忘。上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当然应该以学习为主,可是大多数学生也有过上课“不听话”的经历。被另外一些喜欢的事情所吸引,分心发呆注意力转移;和旁边的同学聊天,不听老师的讲课。我记得被粉笔头多次“照顾”的年代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粉笔头总是来得很突然且防不胜防。满以为自己的多重伪装可以骗过老师,可是却被老师以这样醒目的方式发现并告知。
为了不让老师很轻易地逮到,作为学生的我们会特别地保护“自己”,随处可见的书成了我们最大的帮凶。目光盯着书本心思却游离在书本外,假装学习状;躲在书的后面,伪装成认真看书的样子,却悄悄地和旁边的同学聊天,那时候总觉得书除了学习以外好处也是蛮大的。可是再精明的老鼠也逃不过猫的眼睛,这是有“血淋淋”的现实能够证明的。当一个粉笔头翻山越岭飞到自己身边时,估计每一个遭此“厄运”学生的第一感觉就是“完了,被老师发现了。”事实也是确实如此,自己的不良表现被老师发现了。那时一直很纳闷,老师是火眼金睛还是有什么高超的法术,几乎每次都能被老师逮个正着。后来才知道是自己的演技太差了。
现在领悟后,觉得当时的自己真的太幼稚了,也太不懂事了,拿自己不认真与老师认真抗衡,从一开始就错了。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飞来的“粉笔头”会很多,起码他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上课要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当时的我们对这样的“飞来横祸”也很是反感,但是面对老师“你在干嘛?”的发问,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低虚。如果我们认为老师的方法是正确的,我们就不会如此的紧张,更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了。“粉笔头”这种独特的“教具”也只有在砸中某位学生时才会另大家哗然。无形中形成的警示作用告诉同学们,老师在注意着我们,每一个小动作都无法逃过他的眼睛。
当初如果没有老师这般的“严厉教育”,不敢想象我们会散漫到何种程度,浪费了课堂时间不说,还学不到知识。渐渐地,我们开始害怕老师,害怕老师用粉笔头“教育”,从而养成了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一个习惯的养成远比获得一定量的知识要收获更多。其实,现在的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用“粉笔头”提醒我们的老师们,最不看好的手段却会带来出奇的效果,以后真的不敢了,老实了、听话了。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遇上好老师,好老师的价值就是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的学习负责,给我们最及时的提醒和帮助,告诉我们哪里错了。放任自流、不管不顾的老师,当时的自己轻松了,可是现在的自己却难受了。这就是我喜欢他们的原因,一个“粉笔头”引发的思考,让我深深地记住了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