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闲来无事,打开尘封已久的箱子,里面装满一箱子泛黄的日记本,随手打开一本,久远的故事随之浮上脑海,回忆着这些恍如隔世的往事,心中泛起了阵阵酸甜苦辣。读着读着,一篇日记引起我浓厚的兴趣,默读着早被岁月洗刷的褪色的一幕,我竟然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家庭,父母勤劳善良,姐妹团结听话,家中虽以种田为生,但平淡的生活中总萦绕着一些欢快的笑声。我的二妹是个脾气暴躁、性格顽劣的女孩,这样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显山露水,也逐渐扰乱了全家平静的生活。曾几何时,因为早上起床晚了一两分钟,她就与母亲大动干戈,不仅拒绝上学,而且扯开嗓门站在院子里嚎叫,惹得街坊四邻赶来围观。有时候,因为父母安排让她做件自己不想做的事,她也借题发挥,小小年纪就要寻死觅活,为了她的这种劣性,母亲那么温柔贤惠之人竟然不顾面情,经常与她“绝望”地横坐大街“对峙”,或者气得呜呜痛哭。在我上初中时,家中平静生活彻底被她搅乱,我最头疼的就是每天放学回来看见大门从里闩着,母亲和二妹在院子里“比武”,我又惊又吓地哭着拍打大门,里面俩人充耳不闻,依然虎视眈眈对峙。而最恐惧的事情是到了晚上父亲从地头回来,看见这样的情景,会火冒三丈地从院墙爬进去,与母亲“同仇敌忾”收拾不听话的妹妹。妹妹被打得满院打滚,嚎啕大哭,但就是不求饶。夜色已晚,院里还是乱作一团,门外的我和三妹只有背着书包相依流泪,默默忍受着拒之门外的清冷与目睹现场的恐惧。
我的这篇日记开头就是“我这是生活在一个什么家庭啊?我这个家庭都让讨债鬼妹妹破坏了。”接着,记录了一件事情:“今天一早起来又发火了,原因是在被子里她一翻身压在了我身上,我推了推她,她就火了,起来了不倒尿盆。妈妈见状,抡起棍子就打,只听妹妹边跑边吼:‘你打死我吧,打死我倒不用活了。’”后来,父亲进来了,也掺和到事情当中,于是,全家人就因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到最后,“妈妈在屋里呜咽,我回去安慰妈妈,自己的泪也忍不住流了出来。”日记的最后一句话是:“唉,真是没办法,还不如把这个活宝打死或卖了呢,每天和她怄气,这日子可怎么过?”
独自乐呵了半天,我将这篇日记拍了照片发到“娘儿几个”群,不一会儿,“各路诸侯”纷纷发表意见。三妹说:“笑得我眼泪也出来了……小时候我们生活在这样鸡犬不宁的家里,太无奈了。”二妹发了个流汗的表情:“打死或卖了?吓我一身冷汗,我能活下来可真是不容易啊。”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捂嘴发笑的图片。母亲大人则未说一个字,只来了三个大笑表情符。过了一会儿,在二妹家居住的女儿发来一段语音,先是哈哈大笑一番,继而说:“妈妈,你好厉害,要把我二姨置于死地,以后我要不听话了你是不是也要考虑把我卖给人贩子啊?还有,以前我姥姥的棍子是不是随身携带啊,怎么一不高兴了抡起棍子就打?”我逗了女儿几句,告诉她:“二姨小时候的确性格乖戾、脾气暴躁,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后的她越来越努力,越来越优秀。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如果妈妈今天不翻日记,这些事情早被抛于脑后了,但有了日记,久远的故事会重新回到脑海,现在读读过往,回忆一下当年的青葱岁月,一种别样感觉占据心中。”
喜与乐,笑与泪,爱与恨……感谢日记带给我们对往事的回忆,见证我们姐妹的成长与相携,还有这份沉甸甸的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