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人臣 理想的人臣(一) 作者:张见素 时间:2015-07-31 次数:26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天下人君人臣都有高下之分。人君冷静,就不昏;人君明辨,就不庸。人臣智勇宽仁恭俭,谓之文武双全、德才皆备。有智无勇易失节,有勇乏智易损己。如果无德,则不仅损人而且害己,越智越勇,其危害越大。魏明帝时侍中卢毓举荐官吏,都是先看品行,然后才论及才干。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才干是用来行善的,大才成就大善,小才成就小善。有才干却不能行善,那才干就不中用。”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理想的人臣应是智勇皆备,事上以忠,济下以仁,为己则恭。条件比较苛刻,但还是有接近于标准的人,比如吕蒙和陆逊、陆抗父子。
  吕蒙
  吕蒙十五六岁的时候,悄悄尾随他姐夫邓当去攻打山贼。姐夫回头看见他,大惊失色,连忙赶他回去,但吕蒙不肯。姐夫只好把这事告诉他的岳母吕蒙的母亲。母亲很生气,想要教训他,但吕蒙志在立功成就功名,认为不入虎穴就得不到虎子。母亲只得成全他。
  夏口之战,吕蒙统率前锋部队,身先战阵,亲自斩杀黄祖的水军都督陈就,孙权军顺势而进,歼灭黄祖,占领了江夏地区。江陵之战,吕蒙果断部署,设计出兵,夺取江陵,曹仁军损失惨重,被迫放弃江陵城,退往荆州,孙权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带。之后,吕蒙又建议孙权进攻皖城,吕蒙擂鼓助威,甘宁身先士卒,吕蒙又以精锐紧随登城,一顿饭的时间,就攻破皖城,孙权基本控制了江淮地区。庐陵盗贼作乱,诸将屡次征剿未平。孙权说:“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下令让吕蒙前往征讨。吕蒙兵至庐陵,擒杀首恶,余下的全部释放,允许他们重操旧业。
  吕蒙贡献于孙吴的,还不止这些。
  刘备占据荆州,派关羽镇守。孙权屡次索要,刘备拒不归还。
  孙权派吕蒙率两万人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传檄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吕蒙用计骗降了郝普。
  鲁肃去世后,吕蒙代其为将,并被任命为汉昌太守。吕蒙的辖区毗邻关羽的江陵,于是他积极备战,准备伺机收复荆州。他先广施恩义结交关羽,殷勤备至。之后借口病重回到建业,并举荐当时还不知名的陆逊代替自己。陆逊到任后,马上写信给关羽,言辞诚恳谦卑。
  关羽受到他们两人的麻痹,越发大意。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任命吕蒙为大都督袭取江陵。他们把精锐士兵藏在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募百姓摇橹划桨,昼夜兼程,溯江急驶。沿途驻守江防的蜀军被吴军所骗,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虏,江陵城内空虚,陷入混乱。吕蒙先诱降驻守公安的蜀将傅士仁,又让傅士仁引吴军迫降南郡太守麋芳,夺回了荆州。孙权则到达江陵,派陆逊攻占夷陵、秭归,切断关羽入川的退路。关羽父子败走麦城,后被吴军擒获斩首。
  吕蒙战功卓著,行事为人又磊落、厚道。
  孙权准备任命征虏将军孙皎和吕蒙为左、右两路军队的最高统帅,吕蒙说:“如果您认为征虏将军有才能,就应任用他为统帅;若认为我有才能,就应任用我。以前,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率兵攻打江陵,虽然事情由周瑜作决定,然而程普自恃是老将,双方不和睦,几乎坏了国家大事,这正是现在要引以为戒的。”孙权醒悟,向吕蒙道歉说:“以你为统帅,可以任命孙皎做你的后援。”
  赤壁之战,他和周瑜、程普等人打败曹操,驻守益州的曹将龚肃率全军投降。周瑜上表孙权,建议将龚肃的军队补充给吕蒙。吕蒙极力称赞龚肃的才干,又认为不应当夺取慕教化而降的对手的兵员和权力。孙权很赞成他的远见,归还了龚肃的军队。
  和他邻近的驻守将领们死后,孙权要将兵权全部交给他。吕蒙坚决推辞,并将兵权交给去世将领的子弟们,并为他们选任老师,辅导他们学习。
  江夏太守蔡遗曾因事告吕蒙的状。豫章太守顾邵死后,孙权问吕蒙谁担任太守合适,吕蒙推荐了蔡遗。孙权称赞他就跟祁奚一样。甘宁性格粗暴,喜欢杀人,既和吕蒙不合,又经常违犯孙权的法令,孙权很生气,但吕蒙常常替甘宁说好话,因此甘宁一直被重用,充分发挥他的智慧和勇力,为东吴建功立业。
  吕蒙小时候没有读过书,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勤奋苦读,因此留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美谈。
  孙权评价吕蒙说:“子明少时,我认为他只是不怕难险、果敢有胆量罢了,等他长大成人,学问大长,筹略出奇,仅次于公瑾,只是言谈英姿比不上罢了。他谋划攻取关羽,胜过子敬。”(《三国志·吴书》)
  孙权所说的言谈英姿,是和周瑜比较而言;吕蒙也确实不会花言巧语或引经据典、长篇大论,但这似乎也算不得是缺点。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