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乐清(1916—1982)山西阳高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清太徐游击四大队副政委,清太徐游击队参谋长,晋绥八分区第一支队副参谋长兼清太徐武工队队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
夜袭南尹拔钉子
1944年秋,日本鬼子在徐沟南尹村设有一个据点,有一个中队的伪军驻扎,据点里的敌人经常四出骚扰,侵害百姓,民愤极大,清太徐武工队决定拔掉这个“钉子”。
9月2日晚,武工队马乐清队长根据情报,带领十余名武工队员从后窑出发,在蒙蒙夜色的掩护下,通过太汾公路到达西谷村,在情报员的帮助下,准备梯子、绳索等工具,迅速到了南尹据点,按计划兵分两个班,一班由马乐清带领从正面破门而入,另一路由刘计银带领,攀梯子翻墙而进。一个队员不小心发出响声被哨兵发现,慌忙拉响枪拴,情况十分危急,刘计银一下猛扑过去制服了哨兵,这时马乐清带领的队员从大门进入,守住敌人住房门口。队员们包围了敌人,马乐清命房顶的刘计银向敌人喊话:“伪军弟兄们,我们是八路军武工队,你们已被包围了,快投降吧,不投降就扔手榴弹了”。屋里的伪军一听被武工队包围了,惊慌失措的敌人只得乖乖地扔出武器,一个个举手投降。经清点这场战斗一枪未发,俘虏伪军29人,其中有两名中队长,缴获枪31支,手枪2支,电话机一部等物品,马队长对俘虏的伪军进行了思想教育,要他们及早弃暗投明,不要再做坏事,其中也有部分有的愿意参加八路军,其余解散回家种田。武工队拔掉了南尹这个“钉子”。群众拍手称快。
智取乔武敌据点
乔武村位于汾河岸边,日寇占领清源为控制汾河渡口,在乔武村设一据点,上有天网,下挖暗沟,房顶上又建岗楼,防守十分严密。伪清源警备三中队100余人常住这里,中队长田志哲外号叫“啃村”队长,抢夺抢掠,无恶不作,百姓终日不得安宁。
清太徐武工队拔掉乔武据点,队长马乐清从内线关系户北程村的伪情报员丁立业了解到,乔武据点有一伪军班长田永祥和他是朋友,是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就让丁立业做田永祥的工作,要田永祥作为内应,和武工队里应外合夺取乔武据点,田永祥很快答应配合,并提供了据点内的详细情况。
1945年2月26日晚,马乐清队长带领老三连从后窑出发,巧妙绕过敌人封锁线,部队于午夜12时按时到达了乔武村外,向据点发出联络信号,紧接着看到据点内线田永祥连划五根火柴发出联络讯号,马队长命令三连迅速包围据点。摸掉岗哨、控制岗楼。我军战士迅速控制住所有敌人,对敌人高喊:“中国弟兄们,不要为鬼子卖命了,快快投降吧”,屋里的敌人以为有人开玩笑,直到我方战士们冲进屋去用枪对准他们,敌人才如梦初醒,纷纷交械投降。
这次瓮中捉鳖,智取乔武据点不费一枪一弹,4名鬼子和伪保安三中队及二、三小队全部解决,生俘中队长田志哲以下伪军40余名,缴获步枪36支,手枪一支,子弹千余发,手榴弹70枚,战刀一把,电话机一部,自行车5辆,其它军用品也甚多。
1945年3月11日,晋绥抗日根据地《抗战日报》在头版头条用大幅标题报道:“我军威震清太平川以神速动作攻克乔武”的战况。
南安渡口伏击战
1945年5月5日,武工队驻扎在清源柳湾村。队长马乐清收到一份情报,报告说第二天有一股敌人从孟封村出发回清源城。马队长心里暗自高兴,决定伏击这股敌人。为了迷惑敌人,他命令下白天集合队伍从柳湾村出发向西,敌人以为武工队走远了。当晚,武工队又悄悄回到南安村,这是敌人从孟封村到清源的必经之路。6日凌晨,武工队就埋伏在南安汾河渡口的护村堰下。队员们吃着干粮,等敌人到来,早饭刚过,警备队果然来了。敌人也很狡猾,他们怕有埋伏,先派六七个人前边开路。敌人越走越近,马队长低声命令:“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枪。”前面的敌人大摇大摆地渡到河中,这时警备队60多人的大部队才开始脱鞋挽裤准备渡河,有的已到河中。看到敌人挤在一起,马队长突然大喝一声:“打”!顿时子弹、手榴弹一齐扔向敌人。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敌人毫无防备,哭爹喊娘,晕头转向,河里的敌人吓得乱朴腾,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河水冲走,岸上的敌人不顾穿鞋和衣服枪支,狼狈地向杨家堡方向逃窜。马队长命令“追”,这时河边还有一个鬼子军官挥着军刀呜哩哇啦地叫喊,组织撤退,马队长下令:“先干掉他!”队员刘计银举起枪,“呯”的一声,鬼子指挥官应声而倒,其余敌人慌不择路,东逃西窜,最后,敌人全部解决,无一漏网。
从俘虏口供得知,那个日本军官是个日军顾问,名叫渡边龟,是清源日军的大官。从渡边身上缴获手枪一支,指挥刀一把,手表一块。这一仗打的漂亮,前后不到20分钟便结束战斗,打死敌人10余人,俘虏40余人,这一胜利对清太徐地区震动很大,群众兴高采烈,拍手称快,当时就编了顺口溜:“阴历三月二十五,顾问过河到乔武,八路军打了排子枪,顾问一命见阎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