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猫爸》引发的教育思考 作者:清风 时间:2015-06-15 次数:16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电视剧《虎妈猫爸》在社会上掀起了一番针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讨论,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观后也有一些话想说,从电视剧来看,其揭示了当下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过于追求名校教育。在电视剧中,为了让孩子在名校就读,家长不惜变卖家产,甚至将孩子的上学时间推迟一年,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我们主张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环境。教育的主体是孩子,不是大人,也不是老师。名师、名校并不一定就能把所有孩子都培养好,同样的,普通学校也不一定就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纵观现在社会成功人士,很多也不是名校毕业生。如果费尽心机读了名校,还是读不好,那很容易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压力。在我们平时接触的个案中,一些名校的学生面对高考时,心理压力要大得多。我们不能过于夸大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应寻求主观改变,把孩子培养成幸福的普通人。
  孩子自我同一性混乱。在电视剧中,父母和长辈对待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观念冲突比较厉害,这势必会造成孩子的同一性混乱。其实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没有绝对的好方法,也没有绝对的坏方法。电视剧中,孩子姥爷毕大千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符合那个时代特征的人才。很多人一味批评毕大千的教育方法,这是因为没能理解那个年代的人。在那个年代,人们成功的途径非常狭窄,唯有狠下心拼搏,才有可能在未来取得成功,孩子的舅舅是典型的同一性混乱教育下成长的孩子。那么,孩子的奶奶和爸爸罗素的教育方法在当前社会就一定是好的吗?显然未必。很多孩子所处的家庭氛围太温暖,导致出现了一些“啃老族”,他们不愿出去打拼,害怕困难。还有一些孩子挫折容忍度极低,动不动就做出极端事情。当然,不管什么教育方法,都不能给孩子带来创伤。女主角毕胜男虽然表面成功,但焦虑的人格不时困扰着她。从某个角度来说,她是不幸福的,而罗素的软弱,无不跟他妈妈的强势有关。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对待孩子的目标要一致,以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为目标,至于方式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现在,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学校教育的作用将越来越小。这在这部电视剧中得到充分体现,标准化考试,统一的管理,都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所以,每一个身为家长者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比如学习一些心理知识、家庭教育的方法等,不能太依赖学校教育。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