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跃歌盛世 欢天喜地闹元宵 县领导与徐沟东于群众共度元宵节 作者: 时间:2012-02-08 次数:48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讯喜送玉兔踏雪去,笑迎腾龙贺春来。听,鞭炮声声,把欢乐祥和的春节渲染得热闹非凡;看,锣鼓阵阵,把喜庆团圆的元宵佳节又送到了我们的面前。2月6日上午,2012中国清徐架火节系列活动之一——徐沟民间文艺汇演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拉开序幕,近千人的表演队伍为数万观众奉献了一场绚丽多彩、精彩纷呈、规模宏大的文化盛宴。
  市级老领导谷文波,县领导车建华、郭云贞、杨登科、邢蕴武、傅化东、芦国庆、李凤梅、郝虎生、许国平、杨兴海等与数万名群众一起观看表演。
  这次文艺汇演分为《神龙贺新春》、《金鼓社火闹新春》、《盛世贺岁舞春歌》三个篇章。西楚王村的女子锣鼓队为活动坐场节目。武家庄村、美邦大富科技公司、大禾新农业科技公司和恒丰枣业生态工业园的彩车方阵,造形新颖别致,突出了文明、富裕、和谐、奋进的主题,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后,康镁科技发展公司的舞龙表演赢得观众喝彩连连。美特好物流配送中心的威风锣鼓,张楚王村的夕阳红秧歌队,庄子营村的秧歌队,高花村的舞蹈队,西怀远村的锣鼓队,清德铺村的小彩车、锣鼓、旱船等节目各具特色,赢得大家的阵阵叫好声。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还是“艺术瑰宝”——背铁棍。背棍精巧、灵动,背棍的师傅步履轻盈,上面的小演员随步点舞动,上下浑然一体。再看铁棍,令人折服的已不仅仅是艳丽的服装、精美的扮相、飘逸善舞的水袖,更是那一出出传统的历史经典的再现,给人们以无限遐想,观众热烈的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把整场演出推向高潮。
  持续近两个小时的表演气势磅礴,精彩纷呈,一个个乡土风情浓郁的文艺节目充分展现了徐沟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全镇人民满怀信心建设和谐徐沟的坚强决心。
  秦华马向波本报讯2月6日元宵节晚上,东于镇东高白村内万盏花灯五光十色,气势辉煌,兴东会馆前的架火在夜色中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村内主大街被上万名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大家或与家人一道,或呼朋唤友,走上街头,感受高白架火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县委书记车建华,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强等县四大班子领导与东高白村民一同欢度元宵佳节。
  晚八点,随着“三、二、一,点”的口令,县领导与应邀前来观火的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摁下了手中的遥控器,“哧”的一声,高大的架火顿时燃起,瞬间,两条金黄的长龙呈现在大家面前,正在大家鼓掌之际,长龙两边分别出现了两行大字:“远望气势雄宏似卧虎藏龙、近闻德政化民真百姓同乐”,火红的字迹,金黄的长龙,在夜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大家不由得欢呼叫好。随即,造型新颖、色彩绚丽的烟花在夜空竞相绽放,有的像垂柳倒挂,有的如鲜花盛开,有的似天女散花,还有的好比呼啸的海浪。“看,蝴蝶!”随着一个小姑娘的欢呼,夜空出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蝴蝶淡蓝的翅膀,粉红的肚子,翠绿的脑袋,色泽鲜艳,造型美丽,小姑娘赶快向妈妈要了手机拍照。接着,飞舞的蜻蜓、盛开的牵牛花、跳跃的红心……各种独特造型的烟花在空中次第绽放,“啊,真美。”大家齐声发出由衷的赞叹,虽然天气寒冷,但观众徜徉其中,尽情观赏,兴趣盎然,流连忘返。
  华灯璀璨迎盛世,火树银花不夜天。美丽的烟花寓意着东高白村正乘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东风拼搏进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安居乐业,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常映红张月英本报讯2月5日上午,东于镇东于村内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闹元宵的队伍和看红火的人们将村内大道围了个水泄不通,欢笑声、喝彩声响彻东于村。为让全村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元宵节,今年,东于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了文艺汇演,全村人民欢聚一堂,共庆元宵节。
  大红的灯笼挂起来,鲜艳的服饰穿起来,动听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上午十点,文艺汇演正式开始,扇子舞、大头娃娃、旱船、秧歌、迎鼓、舞龙、彩车、猪八戒背媳妇、背棍、铁棍……形式多样,应接不暇。看,两条长龙“翻江倒海”,戏珠潜行;威风锣鼓或击或舞,气势磅礴;婀娜女子挥舞扇子,一扭一摆之中尽显阴柔之美;扮相夸张的媒婆抽着长长的烟袋,扭动着身姿在人群中穿来穿去,让人忍俊不禁……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拿出手机拍照,还有的年轻人干脆将相片发到微博,把这精彩的瞬间第一时间与朋友分享。

常映红张睿婧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