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我们的教育究竟怎样才能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紫林路小学怀着对教育本源的追求,把教育的一切都与师生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执着地尝试幸福教育,努力去打开教育的幸福之门。他们以“幸福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为契机,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为师生营造了浓厚的幸福教育氛围,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师生搭建了展示才能、体验成功、享受幸福的平台。对于紫林路小学的教师来说,教育不仅是辛勤地付出,而且是成功与快乐、创造与享受;对于紫林路小学的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快乐成长、享受幸福人生的乐园。
幸福学校我们的家
为了畅通“幸福教育”工程,学校先从幸福管理,幸福服务和幸福校园文化上做文章。
一、幸福管理
在管理上学校着重建立和谐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每个机制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一)和谐机制。一是教师民主管理。教职工代表也是学校民主管理监督委员会,落实并决策教师岗位设置,职称评聘,绩效考核以及评优评先等工作;二是家长参与管理。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落实家长在学校的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监督权、评议权,促进家校教育的一致和谐;三是优化制度管理。使学校制度不断适应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升学校科学化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二)合作机制。一是建立会议制度,如:每年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会和工作总结会,每周召开一次行政例会,加强工作协调、配合;二是骨干引领,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上的合作关系;三是建立研究型团队,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同课异构,主副备课等形式,使教师间建立起业务上的合作关系,成为业务上的合作伙伴,为幸福教育打桩。(三)激励机制。一是建立教师评价制度。每学期都要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全方位的科学评价,让教师明确工作标准和发展方向,通过表彰激励教师的精神需求;二是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把教师的物质需求与工作进行对接,体现多劳多得,优质多得,充分发挥物质激励作用;三是建立完善的岗位设置。充分体现出优胜劣汰,激励教师专注于工作与学习,为幸福教育奠基。(四)创新机制。一是学校发展与教育科研相结合。把学校发展定位作为教育科研的核心内容;二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相结合。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三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建立教学问题化,问题专题化,专题课题化,课题研究化,科研常态化的研究机制。让教育科研带动学校幸福发展。
二、幸福服务
学校是个大家庭,优质的服务给教师工作提供便利,让每一位都能感受到工作的愉悦,生活的幸福。
早在2008年该校教师就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为了使用方便,学校接入了移动光纤,达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2013年全体教师更换了二代笔记本电脑。
2007年该校各班都用上了简易多媒体,2013年开始,班级全部更换为电子白板,极大地方便了教师教育教学。
每一个教师办公室都安装有台式电脑和打印机,方便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材料的及时打印。
学校安装有三台净水设备,保证24小时供应放心水。每个教室都配备保温桶,每天定时送水,保证教师、学生在校时间都能随时喝到放心水。
后勤和工会就是学校的110,每一位师生遇到困难都可以及时向学校后勤和工会求助,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要想办法解决,要确保师生在校工作,学习不因为设备出问题而受到影响,不因为生活困难和思想问题而受到影响。
三、幸福校园
校园环境是隐性的幸福教育。它对师生成长和教育目标实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从环境建设入手,争取让每一堵墙壁会说话,每一处建筑有文化,每一个班级有特色,每一块版面有内涵。利用“最美教室评比”“班级创意植物园评比”“弯弯腰让校园亮起来”等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增强德育品位,让师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在文化的熏陶下去感受幸福,享受幸福,分享幸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幸福教师学校的魂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没有了优秀教师团队,学校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多年来该校注重教师发展,从源头处抓起,净化教师思想,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让教师享受幸福工作的乐趣。
一、幸福源于思想
为了让教师能感受工作的幸福,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节日为契机,组织教师外出实践、举办联欢会;利用学校体育节,安排教师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利用书香校园工程建设,给老师送书、订杂志、开展读书活动;利用教师的学科特点开展文化大讲堂,分享学科文化;根据教师特长成立教师社团,每周定时组织活动。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教师有了健康的思想,愉悦的心情,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幸福指数明显见长。
二、幸福来自价值体现
学校从校本教研抓起,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成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体现出职业的价值,教师自然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学校校本教研是从十五规划课题开始的,根据学校情况,该校制定了“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课题。这一研究,一发而不可收拾。多年来他们坚持各学科教研组每周都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集中活动。形式有同课异构,有说讲评,有专题讲座,教师经验交流等等,十年雷打不动,形成了该校的“学—思—研—讲—评”的五步教研模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2008年学校教师开始进行网络教研,这样的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老师可以在任何时间段,互相学习、交流,探讨教育教学方法。年终将各自的博文进行整理装订,教师将这一年的成果收藏。思想的碰撞摩擦出幸福的火花。
“闭门造车只能固步自封”。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思路。仅去年一年学校就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工作5次,外派教师学习321人次,分别赴北京、上海、哈尔滨、深圳等十七个地市参观学习,回校后全部进行了二级培训和移植课的展示。
“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每学期末学校都要组织教师个人各项工作大展评活动和数字故事工作总结交流会,让每位教师呈现亮点工作,教师间互相学习,交流,共促共进。
多年的坚持,“三一五集体备课模式”获得太原市集体备课模式二等奖,“25310课堂教学模式”被评为清徐县课堂教学模式一等奖,校本教研在太原市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二等奖。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教师论文有300余篇获奖,有150余篇登报登载。54位教师中有省市骨干教师23人,县教学能手42人,市教学能手13人,省教学能手2人,县教学标兵13人,市教学标兵5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能手、标兵、骨干达教师总数的77.8 %。
幸福学生学校的魄
学生优劣是见证学校工作最有力的证据。多年来学校依据让每一位学生都进步的培养目标,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尤其是在走进更高一级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孩子们的养成习惯好,参与社会活动能力强,得到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学校的活动让孩子们终身受益。
一、习惯成就未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多年来学校认真执行“班级量化考核制度”,对学生在校的纪律、卫生、言行举止等进行全方位监督和量化。该考核结果将作为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的评选依据。认真组织开展养成教育冠军赛、“争梅花奖章,做形象大使”活动,通过周冠军、月冠军、班级形象大使、校园形象大使的评选活动,规范孩子们的言行,激发孩子们认真对待学习和活动的兴趣,让他们明白自己幸福就是对家人莫大的安慰,别人的幸福也有自己的辐射和影响。
二、活动促进发展(一)异彩纷呈的社团活动
该校是国家级乡村少年宫,因此,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的一项亮点,每天课间的绳毽活动,篮球活动,写大字活动,和孩子们的公共乐器口风琴吹奏活动,已经常态化,常规化。每周二下午,十三个社团同时开放,葫芦丝、民乐、乒乓球、科技、电脑绘画、美术等。社团的孩子们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特长,享受自己的爱好,体现自己的价值,分享兴趣带来的幸福。(二)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以节日为契机,学校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元旦全校大联欢,三八节爱心献母亲,清明节祭英烈,端午节小巧手评选,六一节社团成果展,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教师节写给教师的祝福,国庆节实践活动,建队节举行隆重的入队仪式和红色旗帜传递,中秋节,重阳节,春节,“消防日”“世界水日”“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都要组织孩子们做小报,换板报,进行征文、演讲等活动。(三)坚持不懈的常规活动
每天的两操一活动,每周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每学期开学初假期“五个一工程”展示活动和学生风采赛。三月份全体师生外出踏青实践活动,四月份的春季运动会,五月份的艺术月,六月、十月的家长开放日,九月份的乒乓球赛,十月份的秋运会,十一月份的绳毽比赛,十二月份的冬季越野赛,成果展,元旦全校大联欢。还有语文周,数学周,英语周,音乐周,美术周,体育周,科技周等人人参与的小展示。
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舞台,树立了自信,也为一专多能的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课程激发兴趣
根据学校实际,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学校为孩子们编印了《清徐民俗》、《钢笔字教程》、《环保教育》、《经典诵读篇章》四本校本教材。尤其是《经典诵读篇章》,曾荣获山西省校本教材一等奖。该校在每天中午安排了40分钟的午读,上午两节课后安排了教师五分钟的全校经典讲座,每节课前诵读经典,每天下学背诵经典回家。通过制作经典版面,经典手抄报,组织经典征文比赛,经典文艺汇演,经典读书交流会等,让经典入心入脑,最后落实到行动中。十月份学校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数量内容方法”的研究课题,刚刚递交了结题报告。经典引导了孩子们的行动,让孩子们更幸福。
长此以往,孩子们在的活动中历练,在经典中成长,本领越来越强,心理素质越来越好,综合素质越来越出色。在太原市组织的风采大赛中,该校学生三次参与,两次获得一等奖,一次获得二等奖;在山西省三维创意设计大赛中,孩子力挫群雄获得一等奖;在山西省创新设计大赛中,孩子们设计的电动飞机和电动小车,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刚刚结束的太原市“我爱汉字”大赛中,学校孩子们获得市三等奖;在历年上级部门组织的小发明、小制作,绘画、作文等大赛中,获奖的孩子不胜枚举。仅去年孩子们获得上级部门的奖励235人次,有765个孩子领到了单项奖。
幸福家长学校的源
家长是学校工作的催化剂,没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工作如无源之水,无水之鱼。因此,家校联系工作一直是学校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家长委员会参与对学校重大事情的决策。每学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都要认真组织,利用家长会带领家长学习家教经验,举办专题讲座,通过QQ群、校讯通和家长及时交流孩子的情况,每学期每位代课教师还要走进特殊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家长的幸福源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对孩子的关心就是给他们传递幸福正能量。我们的幸福家校工作,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得益彰。
幸福成果学校的荣
坚持多年的“幸福教育”,让师生、家长受益,让学校更好更快发展。学校连续八年被县教育局年终考核授予“教育教学工作优胜奖”,被授予“太原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太原市十佳绿色学校”“太原市德育师范学校”“太原市平安校园”“太原市科普示范校”“太原市精神文明单位”“太原市巾帼示范岗”“太原市课改先进单位”“山西省语言文字示范校”“山西省十佳红旗大队”“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绿色学校”“国家级乡村少年宫”等省市级殊荣80多项。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幸福”是紫林路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幸福”是紫林路人一起享受的过程,“幸福”是毛毛雨,浸润在学校的角角落落,渗透于学校每个人的灵魂深处,与学校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