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了。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时,都有一些不同的心情需要倾诉。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我,此时将沉淀在心底三十年的心声倾吐出来,借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怀念,深深的感谢,和永恒的记念。
在我平凡的生活里,常告诫自己:一个人可以变穷,但良心不能变坏;人生即使再不幸,也要永远有内心的慈悲和善念,要懂得感恩……这些信条也教育着我的孩子们去坚守,也告诉她们应多么的去珍惜今天所拥有的幸运和幸福!
在我的生命中,爷爷是伟岸的大树,是上帝派来保佑我的天使。
爷爷年轻时,为给邻居救火,摔破了膝盖骨,落下了残腿,伴他一生。他仅读了三个冬天的私塾,却是一位懂事理特心善的老人。在我的记忆中,遇到东家借东西,西家缺什么,他总是慷慨大方。谁家的炕坏了土火炉塌了,自己的事放在一边也要及时地给修好,给邻家磨刀磨剪更是他的拿手好戏。那一年某日,邻家兄弟送来一包布,让给他女人做寿衣,原来是他女人产后病危,他要放弃治疗,并想把婴儿遗弃。爷爷得知后,顾不得吃早饭,去他家把嗷嗷待哺的女婴抱起送人,又拐着腿去南安村请来老中医……时过中午才把医生送回。他拯救了两个人的生命,被救女婴现已近七旬还常念道这件事。我在外工作的大爷常寄回点心等稀罕吃的孝敬爷爷,可他自己舍不得吃,总要让我送给润山奶奶和四娃爷爷尝尝,还有香烟都要给他的老伙计们抽上几根。爷爷总是乐呵呵地说:“这是俺儿从北京捎回的,你们尝尝吧!”爷爷这种即使在贫困中也要善待乡亲的生活态度,多少年来总是潜移默化影响着我!
爷爷年逾八旬了,还经常修拖拉机碾轧成沟渠的街道。他常对家人说:路不平要修,事不公要管,他人有困难要帮!由于父母离异,我一岁多时失去了母爱,成为不幸的少年。是爷爷倾心地帮助和陪伴我学习,完成各科作业。他经常给我讲做人的道理,鼓励我学会很多的本事,他怕我在将来的生活中遇到困难,爷爷想得长远呀!
在春天割青草的时候,俺爷孙俩就设想:把我们村里的农田,除了种一般庄稼外,再栽一些果树,既能让人们填饱肚子,还能换点钱花,把街道的土路铺成柏油的,像城里一样的平坦整齐……那年月的日子里,有谁能这样大胆地设想呢?爷爷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他老人家的梦想,早已成真:街道是平坦的水泥路,地里不再是清一色的玉米高梁,栽了葡萄梨树,村里还盖起了高楼大厦……您的预言实现了!
今天,我还要深深地感谢爷爷,在我生命中,爷爷的那些倾心的培养教育和引导,让我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尽管生活的艰辛劳累。他是我生命中的亲人和导师,是我心中的一杆公平的秤,一盏明亮的指路灯,一个航海的指南针。永远地指引我感悟人间的沧桑,度过四季炎凉,走过岁月风雨……
我的奶奶胜过我的“妈妈”,不管外人怎么看怎么说。在我的记事后,她常给我讲她苦难的童年。奶奶九岁时从祁县老家童养到爷爷家,迈着在娘家裹过的小脚,撐着一米五多点的瘦弱的身子骨,挑起了姚家的生活担子。从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女孩,在姚家老奶奶严厉的教导下,很快学会了洗衣做饭、纺棉花织布,还能下地劳动。她心灵手巧,干脆利索,是一位能劳动会生活的女强人。她心地善良,在穷苦的日子里,还热心搭救亲戚家的几个孤苦儿孙。在战争时期,她曾巧妙地掩护一位抗日战士脱离险境。她用瘦弱的身体哺育了她的几个儿女,后来又有了我的加入。她和爷爷给了我一个能避风雨的,饱享温暖的家,一个清贫的而又亲和的家……
我从小体弱,胃总是不舒服。奶奶总是不分昼夜地帮我暖肚,我偎依在她那瘦弱的像个摇篮似的怀抱里,她轻轻地给我按摩,当我进入梦乡时,肚子也不疼了……天气刚刚上冷,过冬的衣物早早地准备在柜子里,和她生活近二十年,从来没有受冷冻。家里仅有的些好吃的几乎都让我享受了。她的辛劳善良为我付出了巨大的、超越妈妈的温暖和关爱。爷爷奶奶对我的无以言表的关爱,永远定格在我脑海里,一辈子怀念泪襟!没有爷爷奶奶就没有我的生命,没有我的今生!。
爷爷奶奶对我的爱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亲情,伟大的亲情,永远报答不了的亲情,他让我感动,让我泪奔,在这里我要深深的鞠躬,说一句:“爷爷奶奶谢谢您们了,您们是我永远怀念的亲人!”
年年月月,时时刻刻,不忘养育之情。
时时代代,事事处处,常忆抚养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