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的,但是我的思绪却随着清明节的到来飞得老远老远,不是伤心的,而是点点滴滴曾经的美好。
奶奶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一个老顽童的形象,直到她离开我们近八年的现在,她的许多故事我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她是那样的单纯、可爱,完全没有年长者的一点样子,就是腿脚不利索,一瘸一拐的样子和满脸满手的皱纹述说着她是一个老人,除此之外,她就像一个孩子,我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什么是老来乐。爷爷去世得早,奶奶身上有太多艰辛的故事,可是她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快乐,而且是那种可以感染周围人的快乐。
奶奶非常喜欢看书,且特别喜欢看历史书。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去看望奶奶,只见奶奶躺在床上正拿着一本《汉武大帝》在看,身体靠着被子稍稍倾斜,一副舒服享受的样子。为了不打扰奶奶,我们蹑手蹑脚地走着,结果还是被奶奶发现了。“小东西们,来了,陪奶奶玩来了。”“是的,奶奶,我们兄妹俩向奶奶报道。”“干嘛这个样子?奶奶眼睛和耳朵都好使着呢。来,来,过来,陪奶奶看会儿书,也顺便考考你们。”“哎呀,奶奶,你就放过我们吧,书还是留给你自己看吧,我们最喜欢看的还是电视。”我们兄妹俩异口同声地说。“好吧,现在是你们的天下,那奶奶就陪你们看看电视,我也很久没有看电视了。”奶奶习惯性地将书往枕头边一放。
奶奶也是一个电视迷,不仅眼不花,而且思维也清晰,有时候会把有趣的故事情节讲给我们听。这次,奶奶又盯住一个镜头不放,而且还摆出一副“若有所悟”的样子。在奶奶聚精会神的同时,我们发现电视里正播放年轻男女亲热的镜头,顿时让我们很是纳闷,难道……
“哦,居然可以这样,我明白了,又学会了一招。”面前的奶奶太让人“揪心”了。
“奶奶,你又长见识了吧,也感叹自己老了吧。”
“谁说我老了,我这不是在学吗?”奶奶一皱眉头,表情还显得格外认真。继续正襟危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有一种小朋友认字般的认真。“亲爱的奶奶,该矜持点了,你这可是有点过了,不说人家,我们都害羞了,你也太专注了吧。”我提醒奶奶不要“太激动”。“小东西,说什么呢,你以为奶奶在看人家亲嘴呢,奶奶早已是过来人了,不稀罕那个,我是在看人家怎么做那道菜呢。”奶奶提高了嗓门反驳我们。“啊,我的奶奶,你可真是孩子一般的性格呀,哪有从电视剧里学做菜的呀,我们真的以为你在看人家……”妹妹开心地乐了。“他们的那个,奶奶懂,但是他们做的那个菜,奶奶不懂,所以奶奶要学,哈哈。”奶奶总有一种孩童般的稚嫩,并由稚嫩迸发出许许多多快乐的火花。
一次简简单单的看电视,我们被奶奶逗得哈哈大笑,可能这不算完整意义上的玩,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平平常常的生活小事把奶奶的可爱和单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所有“奶奶故事”中最平常的一件,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希望奶奶能永远快快乐乐,她带着自己的可爱走了,留给我们除了思念还有就是曾经被感染的快乐感觉。
奶奶的快乐是简单的快乐,不去想太多,只为眼前的事所思所想。我不想把关于奶奶的太多记忆与清明节挂钩,因为那会让人伤心,现在少了奶奶的陪伴,多了些思绪上的远走高飞,不是只有清明节才会想起奶奶,在我的心底早已有个奶奶常去的地方,名叫“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