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钱包并不起眼,它破得不能再破,瘪得不能再瘪,即便如此,小时候的我还是把它视为珍宝,常常为了一块果丹皮或是一根冰棍“贼眉鼠眼”地打量着母亲的钱包。不过,只要母亲钱包里稍有盈余,她就不会拒绝。可是有一次,为了一根五分钱的冰棍,任凭我哭到嗓子沙哑,母亲也不理我,我坐在门口哭啊哭啊,直到哥哥姐姐们都午睡了,母亲把厨房里的活都忙完准备去歇息了,我还在哭,许是我沙哑的嗓子让她心软了,她无可奈何地从裤兜里掏出钱包,一边找钱一边警告我:“明天可不许再买了,妈真的没钱了。”我顾不得母亲当时的为难,只管拿着钱飞也似地朝那卖冰棍的车子追去。
第二天,母亲早早就出去割猪菜了,钱包落在枕头底下,我又一次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打开母亲的钱包,可是母亲的钱包里空空如也,仅有一枚五分钱的硬币,原来我的一根冰棍竟花去了母亲积蓄的一半。不太懂事的我竟也意识到了母亲的难处,把母亲的钱包原封不动地放下了。是啊,一面是馋嘴不听话的孩子,一面是捉襟见肘的贫苦生活,我不知道母亲当时是如何用那剩下的五分钱的硬币,去应付一家七口人的柴米油盐的。长大后的我常常为了当时的不懂事懊悔不已,可是我和母亲谈论起此事时,母亲只是为当时没能给我们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而自责,只是心疼我们在长身体的阶段缺吃少喝,跟着没出息的爹妈吃了不少苦。
进入中学时,大部分人家有了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可我家依旧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不是父亲不勤奋挣不来钱,是哥哥搞养殖败得太惨。哥哥当时养了1000多只兔子,把家里所有的钱,把父亲种田所获的粮食白菜全部投资给了兔子,兔子一周之内全死了。可是哥哥不服输,继续往里投资,家里因此陷入经济危机,好几年缓不过气。上初三那年,老师没征求我们意见就给我们定了一套学习资料,那套学习资料两块钱,其实两块钱对当时的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算大事,可是却难住了我。因为那时家里常常因为没钱而争吵不休,父亲责骂哥哥是个“败家子”,哥哥则常常因为父亲的不理解而火气十足,母亲为了父子两的争吵成日以泪洗面。老师张罗着帮我向同学借了钱,我却因为母亲的艰难而久久不忍心开口。直到那位同学催帐催得无法再拖了,我才难为情地告诉母亲。还好,家里还有两元,只是父亲记不清夹到书柜中的哪本书里了。跟母亲要钱时已是晚上十点,我下了很大决心才向母亲开了口。第二天,母亲三四点钟就起床在书柜里翻找,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书一本书地翻着,她一边找一边责怪父亲对钱不仔细。父亲知道自己错了,任凭母亲怎么责备也不吭声,我也早早地就被母亲的唠叨声吵醒了,只是我没出声,悄悄地蒙着被子哭啊哭。最后母亲终于找到了那张藏在书本里不肯露面的两块钱,我接过母亲仅有的两元钱时,心里说不清是啥滋味,只在心里默默发誓: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出人头地,我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可是,努力后的我并不曾出人头地,工作后的收入也只是勉强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当我拿出工资的一小部分想要报答母亲当年的养育之恩时,母亲总是推三阻四不肯接受,她总说自己手头不紧,需要的时候自会开口。傻乎乎的我竟一直等着母亲开口,这一等就是十来年。有一次,我带母亲去看病,医生给母亲开了张30元的化验单,母亲再次固执地掏出了自己的钱包,再次见到母亲的钱包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我有好多年不曾关注过母亲的钱包了,自从自己有了工作,自从母亲说她手头不紧,我便再也没注意过母亲的钱包。母亲的钱包还和当年一样,还是瘪得可怜,我故意像小时候一样抢过母亲的钱包帮她数钱,竟只有二十元,原来母亲不是不缺钱,而是节俭着舍不得多花,或许,她手里根本就没钱。我霎时为自己多年来的粗心大意悔恨起来。那一次,我替母亲出了全部医疗费用,母亲却很是不安地念叨了许久,好似欠了我多大的债。
母亲,其实您不欠我分毫,想当年,您给孩子的是您的全部,可是孩子给您的只是那么一丁点。
母亲的钱包,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书写着母亲的艰辛,它时刻提醒着我:无论何时何地,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