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治愈了肺结核 作者:张仲杰 时间:2015-03-30 次数:18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我们家乡有句针对几种疾病的谚语:“馋、痨、鼓(症)押,阎王请就的客。”馋是说糖尿病的,患了此病总感觉饥饿,总想吃东西属于“馋”的症状;痨就是肺痨,即肺结核;鼓是指肝病导致的“气鼓”和“肝腹水,水鼓”;押就是吃了东西不能下咽,是指食管癌来说的。由于旧社会医疗条件落后,但凡得了这几种病,一般难以治愈,老百姓就说是阎王爷请就的客了。可就在1960年,我的爱妻在感冒后,痰中带血丝,单位同志们将她送进了医院,经医生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在当时来说,对我和我的家人以及同志们,都觉得是一件大事了。
  我走进病房时,爱妻半躺在床上,手里正拿着一幅X光胶片对着窗户凝视着,当爱妻扭转身躯时,我看到了她微红的眼圈。我问她:“怕不怕?”她淡然地一笑说:“不怕!”是的,我鼓励她说:“我们是生活在新社会,治疗肺结核已经有了特效药,而且还有国家给的公费医疗待遇和医生的精心治疗,还有大家的关心,我们怕什么?我们一定会战胜疾病的。”听了我的话,她坐了起来,紧紧地拉住了我的手。
  当时,正处在“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英超美”的大跃进时代,如果住在医院治疗,不仅我自己没时间陪护,就是单位也不可能抽出专人来护理病人。又考虑到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比较长时间地休养治疗,也没有必要住在医院。也考虑到病人单独住在医院,从心理上来说,也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于是,和医生商量,在感冒痊愈后,回家治疗,每天来医院注射“青链霉素”,服用医生开的药品。于是,我们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了家里。
  每天清早七时下了早班后,我骑着自行车驮着爱妻风驰电掣般地飞奔在平坦的马路上,直奔医院,直奔护士办公室,急急地请护士注射完“青霉素和链霉素”,而后又飞速回家,再赶着八点准时上班。为了节省时间,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临床医疗技术手册”,学会了如何确定注射位置,如何对注射器进行严格的消毒,如何稀释药品,如何抽取药液,如何进针注射,完成一次完整的肌肉注射。每天按时给她注射“青链霉素”,与疾病抗争,憧憬着疾病的痊愈。
  根据医嘱,她需要休息治疗,需要增强营养,得到了大家的全力支持和爱护。当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供应的粮食也是以粗粮为主,白面只有10%——20%。学校的领导,派出专人去市粮食局批来了“特供”,为爱妻每月调剂白面10斤,鸡蛋2斤;我在每个星期日,总要去集贸市场不论价格多少都要买回野鸡或兔子,或去购买高价饼干等副食,为爱妻补充营养,补充粮食的不足;家乡的母亲抱着老母鸡也赶到我们工作的城市;我们双方的学校工会组织,给我们送来了救济款。所有这一切,都在彰显着党和政府、组织和单位的同志情,战友情,彰显着亲人之间,同志之间深深的友谊和感情。这来自方方面面的深情,鼓舞着我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这浓浓的关爱下,她的睡眠正常了,肠胃的消化吸收好转了,脸色红润了,精神愉快了,在大家的呵护下,爱妻的疾病一天天地好转。在休息治疗不到一年的时候,去医院做了X光检查,她肺结核的病兆完全钙化了,痊愈了,康复了,她愉快地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回想我们合力治疗肺结核的全过程,第一,对待疾病无论多么严重抑或不治之症,也不可恐惧,要正确面对,采取应对措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第二,不可讳疾忌医,要以科学的态度,采用先进的医疗技术,战胜疾病。第三,保持病人心情的愉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是治愈疾病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第四,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时代,要热爱社会,珍惜幸福的生活,要乐于奉献。一定要生活在同志之间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之中,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氛围中,在疾病面前我们永远是胜者。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