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好三级网 事事有人抓 服务促发展 惠及万千家 我县社会服务管理跃上新台阶 作者:李晓雪 时间:2015-03-27 次数:18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县城李家巷的下水道有问题,一到下雨天就堵了,巷子都是积水,有时候污水还会往上涌,不少居民反映“下水道实在不给力”。巷子里的老住户牛书义听说社区有了网格长,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进行维修,就来到北关社区,找到管辖区域的网格长王文丽,向她反映“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来修一修,不然一到下雨天,这路根本没法走。”王文丽当即通过手机信息终端进行操作:
  内容:北关社区李家巷5号牛书义家门口下水道堵塞,希望有关部门尽快予以处理。
  紧急程度:一般
  接收单位:清徐县社会服务管理中心
  照片:上报现场原图
  进行上传
  一套流程完毕,王文丽告知让牛书义他反映的情况已经上报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会把他的反映调度到相关单位进行任务指派和调查落实,让他回家等消息。过了几天,牛书义家门口开来了维修车辆,“轰隆隆……”施工开始了,巷内地面都被挖开,工作人员对里面的管道进行了疏通,重新铺设了部分雨水管道和下水管衔接,同时对下水道周边进行了整修。下水道不堵了,巷子里下水道无堵塞、无臭味,居民反应良好。
  王文丽再次回到现场,核查了修理情况,确认修好了,她拍了结案现场原图,上报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事件反馈已处理,问题已解决。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结案归档。
  这是去年以来我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稳步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走进县社会服务管理信息中心,轻点鼠标,显示屏上各个乡镇街道的分布图跃然显现。移动鼠标,每个街道网格内的网格分布一目了然,我县如今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张县、乡、村(社区)的三级“大网”,覆盖城乡大地,网格长活跃在每个网格中,从清晨到黄昏,在格内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在担当起巡查员、信息员、办事员、报告员、服务员等多个角色的同时,发动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许多百姓高兴地说:“网格化管理真正成了‘百姓网格’。”
  2014年,我县积极推进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管理”,探索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迈出的坚实步伐。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去年我县将农村3259名协管员整合为436名网格长,履行15个部门21项职责,真正实现了“多元合一,一员多责”。
  在社会管理服务的其他方面,我县深化水权分配制度改革,为全国农村水利改革提供了借鉴;顺利完成柳杜12个村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十点工作,出台全县《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组建民营企业家协会,41家企业申报“助保贷”1.58亿元,25家中小微企业获得创业贷款1.06亿元;加快土地储备,全年征收储备土地22宗、3115亩,上报审批建设用地批次1445.54亩,供应建设用地27宗、2770亩;巩固“两集中、两到位”成果,再造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流程,精简206个审批环节,压缩480个工作日;建立32类中介机构目录,入库中介机构178个;在全市率先运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87项、34.79亿元的进场交易;推进煤炭焦炭公路运销体制改革,按时撤销公路检查站点;落实工商注册登记主体资格分离改革,对国家下放的24个行业实行“前置变后置”注册登记;新增企业458户,个体工商户1014户,激发了全社会创业活力。
  在全面建设“平安清徐”方面,我县开展一系列打防管控专项行动,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名列全市第4名;在全市率先形成“一组一办四中心+调解组织+专兼职调解员”为主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调解矛盾纠纷3983件,调解率96.5%;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五个全覆盖”,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151条,关闭6家非法加油(气)点、26家非法洗选企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数分别同比下降11.43%、20.32%、20.98%;全面升级改造治超监控平台,实现与市治超监控平台、治超站点、源头企业、重点路口联网对接;建立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管理4个预警体系,修编17项专项预案,编制14项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开展反恐、防汛、地质灾害避险等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