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山老矣壮心不已满头花发的本山大叔,领跑春晚已经有20余年,从1990年央视春晚小品《相亲》到2011年《同桌的你》,本山大叔的小品早已自成一派,多次获得“最受欢迎作品奖”,更是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品王”。
小沈阳接班需努力赵本山接班人的名号,让小沈阳一夜成名。进入大众视野还不久的小沈阳,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但要仅依靠春晚积累的人气混下去,则万万不可。毕竟路漫漫其修远兮,尔应上下而求索。
郭达、蔡明黄金搭档通过春晚,郭达、蔡明成了响当当的名人,又是演电视剧,又是开演唱会,忙得不亦乐乎,可是春晚的小品却不见起色。要知道只有拍脑门、转圈圈,还有换造型,即使是只做“绿叶”也难矣。
汉林、长江急需突围一成不变的形象、缺乏新意的作品,成了巩汉林和潘长江急需突破的瓶颈。而唯一的途径就是多花心思在春晚的作品上,这样才能在小品的激烈角逐中成功突围。
黄宏二十年如一日黄宏的小品属于典型的主旋律作品,在前半部让人捧腹大笑之后,必定有一个温馨的结尾,凸显了小品的教育意义,却让观众对其脉络了如指掌,其实让观众在尽情欢笑之后自我反省,而不是小品本身来点明主旨,岂不是更为好哉。
冯巩、姜昆相声难说作为春晚元老级的人物,冯巩并没有懈怠,每年都在求新求变,只是结果还不尽如人意。希望不仅在形式上求新,更要在内容上求新,这样才能年年常青。姜昆也是春晚舞台上的一员老将,可精神头儿却比冯巩差了些,年年不变的晚会相声让观众们看得有些乏味,
郭冬临脸熟缺经典郭冬临绝对是春晚舞台上的全能型选手,于是乎我们看到了那标志性的光头在众多的相声和小品中出现。目前仍无固定形象的郭冬临,当务之急,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挑准剧本,宁缺毋滥,千万不能滥竽充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