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奏响敬老爱老乐章 ——模范媳妇董改芝速写 作者:常映红 时间:2015-02-11 次数:17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长得不算漂亮,手上老茧厚实,但却用一颗美丽、善良的心温暖了整个家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并被评为太原市“孝亲敬老好儿女”荣誉称号。她就是集义乡桃园堡村模范儿媳董改芝。
  她是父母的“小棉袄”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就应该深爱自己的父母,以生命的激情、真情和虔诚来回报人世间最美丽的本能和大爱。作为媳妇,董改芝不仅做到了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且对公公也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人们常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董改芝却是公公的“小棉袄”。每当天气突变的时候,她都会及时提醒公公多加衣服;当公公有头痛感冒身体不适时,她总能耐心守在身边嘘寒问暖,端水递药;老年人需要多休息,她就时常嘱咐公公要早睡早起,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还贴心地为公公购买了有助睡眠的健康枕;为治疗风湿病,她经常陪公公去找中医按摩,并且购买了按摩棒;每当公公有事外出,她都嘱咐一定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并为公公配备了手机。董改芝的公公身体不是很好,希望可以通过打太极拳强身健体,他总在董改芝耳边念叨:“看看那广场上的那些老头老太太,真是会生活啊,早上打打太极拳,到点了回去做做饭看看孙子,生活真滋润啊。”董改芝察觉到了公公的心理,就鼓励他走出去参加锻炼,起初老人感觉学习吃力,董改芝就陪公公练习,回到家里还手把手纠正老人不规范的动作。她的做法不仅增强了老人的自信心,更为公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她是公公的“精神支柱”
  俗话说,老伴老伴,就是老来相伴。董改芝的婆婆离世早,孤苦伶仃的公公,久久走不出阴影。董改芝就当起了公公的“精神支柱”,挤时间陪公公聊天,带公公串门,左邻右舍看见了,羡慕地说:“今天天气不错,儿媳又陪你出来逛街了。看看这儿媳多好啊,把你照料得这么周全,你真是命好啊。”这时候,老头儿总是喜不自胜地说:“这儿媳就跟亲闺女一样,我一个黄土埋了大半截子的老头,能有这么个闺女不嫌弃我,真是上辈子修的福啊。”这时的公公心里虽然还有失去老伴的痛楚,但面对儿媳的悉心照顾和开导,心情一天一天好起来,最后终于走出阴影,用阳光的心情迎接新的生活。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多关心自己,常回家看看,不图别的,只为一家人坐一块热闹。董改芝十分知晓老人的心思,而且说话办事想得特别周到。公公的生日到了,她会精心为老人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上一份真挚祝福;逢年过年,她总是提前好几天就忙乎上了:采购、准备、烹饪……当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呈上餐桌,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时,快乐的笑容洋溢在公公的脸上,但笑容的背后,是老人感动的泪水和感恩的心情。
  他是家庭的“调味剂”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脾气。老人年龄大了,情绪心理变化无常,常常会发一些无名之火。董改芝的公公也不例外,每到这时,董改芝一不和老人争辩,二不和老人发脾气,三更不甩手不干。她总是细心耐心地了解老人生气的原因,当得知老人生气是因为儿女不回来看望他或是跟邻居有一点矛盾时,董改芝就想法设法哄老人开心,她从和风细雨说笑开始,循序渐进给老人讲道理,并不停安慰老人,劝导老人,渐渐地,公公的怨气消了,心情好了。别说外人,就连家人有时候都难理解她的良苦用心,她却说:“人老了就跟小孩一样,需要哄着,不能跟他较真生气。而且公公是长辈,对长辈要孝顺,要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这样一来就理解公公的心情了。”
  还有的时候,由于年龄的差别,两代人之间会有代沟,沟通起来比较费劲,遇上公公与晚辈因为看法不同发生争执时,董改芝又成了周旋于两者之间的“调味剂”,她总是尽最大的努力说服双方,让他们排除误会、化解矛盾。董改芝说:“有时候,我这个‘和事佬’也不是那么好当,自己折腾半天,会闹得两头不落好。可是转念一想,只要老人高兴比什么都强。人家不是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为了我们家的‘宝贝’,我受点委屈又算什么呢?”
  就这样,董改芝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在琐碎中牵挂着老人,以言行感染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奉献、坚定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平凡中体现真诚,细节中倾注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