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回家路 作者:姚润生 时间:2015-01-26 次数:15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1966年春节前,在战友的帮助下,我挤上了南下的列车。上车后,我大声说,节前我一定把年货送到你们家,春节后还要到你两家拜年去。隔着关闭的门说话,也不知他们听到没有。车开了,我踏上了“艰辛”的回家路。我双肩背着一个军挎包和一个有毛毡保温套的军用铝水壶,提着一只用废弹药箱改成的木箱和一个大提包。当年虽然年轻力壮,可若没有战友的帮助,也是不容易踏进车门的。车内很拥挤,两排座椅之间、通道里挤得水泄不通。我只好在两个车箱的连接处,挤了一块立足之地,把木箱立起来,勉强坐下。一路摇摇晃晃地到了北京站。
  提着两件沉重的行李,我好不容易走到了开往太原列车的售票处,我站在“优待军人”售票窗口的末尾,等候买票。这时,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来到我面前,面带难色地说,他钱包让小偷偷去了。希望我借给他几元钱,回家后一定寄还给我。当年行骗偷盗的事很少,虽然我也有疑惑,但还是给了他五元钱。这时他拿出一片纸来,让我给他留下姓名和地址。我看到已有七八个人留了名,我也给他写下了地址、部队代号等。本以为不可能收到他的钱,谁知我的假期未满,他就将钱寄到部队了,还附了几句感谢的话。这位不留姓名住址的“路人”,如此诚信的表现,令我肃然起敬。
  开往太原的87次快车上,同样是“人满为患”。幸好我买到了坐票,不然又要坐那只提着的木箱了。开车后不久,列车员见我身着军装便让我当“旅客代表”。列车在冀中平原上急驶着,突然一阵吵闹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一位年轻人大声嚷嚷,说他在座位底下睡得好好的,不知是谁往地上撒尿,把垫着的硬纸片浇湿了,棉衣也湿了……我和列车员挤了过去,劝他消消气,旁边的人解释说,是人们挤倒了他的水杯才导致水流到座椅底下的。在大家的劝说下,一场风波平息了。随后,我又将我的木箱从座椅下拉出来,立到车箱连接处,让他坐下。车箱里又恢复了平静。
  次日晨,列车安抵太原站。我提着两件沉甸甸的行李,出站后就叫了一辆三轮车,三轮车夫是一位看上去有五十来岁的汉子,一名年轻的军人坐在车上,让一位比自己年长的人蹬车,我于心不忍。于是,我请他坐在车上,我蹬起了三轮车。在五一广场转向并州路后,一位警察示意我把车停在路边。车夫忙下了车,笑着说:“我送他去大营盘汽车站,不小心踩脱脚蹬子,把脚崴了一下,解放军学雷锋,他就替我骑了。”那名警察听后问:“你会骑三轮车?你在部队是不是司务长?”我附和着说:“我是司务长,常骑三轮车买菜。莫非你也当过司务长吗?”他笑答:“没有,我是退伍军人,当过‘上司’。”随后,那位警察向我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说:“司务长同志,祝你一路平安,春节快乐!”他挥手示意我离去。那一刻,一个军礼,一声祝福,传递着军人间永恒的情意。
  大营盘汽车站内,同样挤满了人,排队买票的、坐在板凳上、站在地面等车的,到处是人。那位车主人很好,他帮我把两件行李搬到候车大厅内,放到售清徐车票窗口的下面。我等了一个多小时,才买到下午两点的车票。还有几个小时才开车,于是我坐3路电车进城,想去五一路新华书店看一看。我在晋阳饭店下车后,徒步走过五一百货大楼时,猛然想到两件行李还放在售票窗口处,一时急出一身冷汗。返回车站的路上,我心里七上八下的。但幸好有惊无险,在车站服务台,我见到了我那两件失而复得的行李,里面的东西也一样没少……
  从此以后,每逢过年我都会想起这段历经波折坐车回家的经历,它成了我人生旅途中的一次珍贵经历,而其中点点滴滴的温情,更是镌刻在我脑海里,一生都无法散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