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学习累了,我会索性放下书包,奔向田野。那时候,天很蓝,蓝得像用清水冲洗过的蓝玻璃,云很白,白得用世间凡物无法形容,且蓝中带白,白中透蓝,蓝白两色配合得极其随意、自然、和谐。在空旷的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我尽情享受着自然界的安详与美丽,偶尔还会落下一两只喜鹊,给这沉寂的美丽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游荡一番后,我会神清气爽,学习效率倍增。
成家后,身心疲惫的我常常怀念那样惬意的日子,常想得空再去空荡荡的田野转一圈。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前日在给婆婆看液体的过程中打了个小盹,打盹的瞬间我竟又回到家乡的田野(好像就在我们村的“四把地”一带),天很蓝很蓝,太阳很大很大,天气暖和得几乎不像冬日……那个梦很短,大概只有三二分钟,梦中的我却愉悦至极……可是睁开眼看看床上的婆婆,我知道,我再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了,别说去田野里闲逛,连去大街上买东西都顾不得讨价还价了。至从婆婆瘫痪在床,家务事多了,生活空间也小了(原本住三个人还略显拥挤的房间,一下子又多了三人,还得适应着去和一大堆姑姐们相处),疲惫不堪的我有时会想,我的生活何时回归于原有的安宁与自在。可是转念一想,如果婆婆走了,老公没了母亲,孩子没了奶奶,他们还快乐得起来吗?这个家还会有开心的笑声吗?记得一位没了母亲的表姐告诉我:母亲没了后,心就像被掏空一样,什么念想都没有了……现在,婆婆尽管躺在床上不能说也不能动,可是我们每天都会因为她的一小点进步而高兴,有时还会因为她那孩子般地举动而开怀大笑。(为了逃避吃药,她有时用手捂嘴,有时用被子蒙脸,有时干脆把放进嘴里的药片抠出来放在枕头上……)伺候婆婆的日子,我们真得很累,但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家是完整的,最起码,心里没有缺失。有些东西看起来是种累赘,可是如果有一天这个累赘没了,我们身上的包袱真得卸了,我们会轻松吗?我想,我们会轻松得无所适从。毕竟,上有老下有小的家才算是个真正完整的家。有老人可伺候,大概也是种幸福。
人生有着不同的里程,每一段里程都有着特殊的责任与义务,都有着特殊的收获,且每一段里程都是有去无回的单行线,走完了,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原路风景如此美好,可惜,每个人的人生里程都不是很长,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终点站,我们和身边每个人的缘份都是有限的,要尽量地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便更珍惜与婆婆的缘份。每天下班回家,不管多忙,我都会先去婆婆房间看看,公公常会亲切地对婆婆说:“老婆子,看,咱们的四女儿回来了。”
四十岁的我,很苦很累,但我心里洋溢着甘甜,四十岁的我,累并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