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字 作者: 时间:2015-01-14 次数:210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堂【堂】(tánɡ)
  “堂”,形声字,从土,尚声。
  “尚”为尊崇、崇尚,表示地位高;“土”为小篆土地,在这里代指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建筑物。上“尚”下“土”为“堂”,意为高大的受人尊崇的建筑物。“堂”通常是高于一般的建筑物,是用于祭献神灵的主要场所。在堂、厢、室、房、廊、庑、夹室等组成的宗庙建筑群中,“堂”是建筑主体,其它房间均以其为中心而建,祭祀的主要仪式也在堂中完成。《说文·土部》:“堂,殿也。”本义为有屋基的正屋。
  后来“堂”的意义扩大,所有建筑群中的主体房间均可称堂,如礼堂、祠堂、公堂等。宫室在上古时代叫做“堂”,汉代以后叫做“殿”。所以,古时的“殿”与“堂”可以通称“殿堂”。“堂”处正位,故引申指盛大、庄严。如堂皇、堂正、仪表堂堂。因父系血统被视为正统的亲属关系,故又以“堂”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如堂兄、堂弟、堂姐妹。“堂”又作为父母的尊称,如令堂、萱堂、高堂。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堂”指君王理政的殿堂。堂的形状方正高大,可泛指房屋的正厅、正屋。成语“登堂入室”原意指登入厅堂,进入内室。人们常常用“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堂奥”比喻含义深奥的意境或事理。一个人在某项技艺上造诣精深,可以说他“深得堂奥”。
  官府幕僚在房屋的正厅议论政事、审理案件,于是“堂”特指官府幕僚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场所。古代衙门审理案件的厅堂叫“大堂”或“公堂”,审理案件时有升堂、退堂等仪式。如果打官司的人对审案的官吏稍有不敬,就会被斥为“咆哮公堂”。
  古代实行宗法制,同宗族者聚集居住,往往建有家族宗祠,也叫“祠堂”,非本宗族人不得进入,所以“堂”也表示父系血缘亲属关系。同祖亲属,秦汉时叫“从”,六朝称为“同堂”,唐代始称“堂”。“堂”也表示家族血脉的传承状况,如四世同堂、儿孙满堂等。
  旧时家中的正房也为“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母亲主管家务琐事,故“堂”引申为对母亲的尊称:尊称别人的母亲为“令堂”,称自己的母亲为“萱堂”,称自己的父母为“高堂”。宽敞明亮的正房为“堂”,“堂”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高大庄严的房屋为“堂”,“堂”是气派、威严的象征。“富丽堂皇”形容建筑宏伟华丽,气势恢宏。由此引申,“堂”可以比喻一个人举止端正威严,心胸坦荡正大。“仪表堂堂”形容仪容端庄,气度非凡;“堂而皇之”表示衣着体面,大模大样;“堂堂正正”比喻做事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冠冕堂皇”说明表面庄严正派而实际并非如此。
  然而,有的“堂”却是又小又简陋的家居茅屋。如“杜甫草堂”:“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草堂虽狭小简陋,环境却是幽美恬静,家居生活安宁闲适。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传道授业是高尚庄严的事情,因此将教育场所称为“学堂”、“课堂”。后来许多场所也常用“堂”冠名。如“同仁堂”、“回春堂”等。“堂”是高大宽敞的建筑,可以聚集很多人,于是用“群言堂”比喻能够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反之则被称为“一言堂”。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