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古城春秋(第二回) ■王 诚 著 作者:王诚著 时间:2012-06-17 次数:52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第二回远古祖先聚居生息
  当今后代发掘考察
  约在七、八千年以前,晋阳大地上已经有人类聚居、生息。
  清徐的古文化遗址,在今县城西面的边山一带,包括东马峪、西马峪、都沟、梁泉、新民、方山、马家坡、市儿口等村。这一地带的遗址,都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重点遗址有四处。
  一、东马峪古文化遗址
  遗址范围在东至仁义村,西至西马峪村,长约两公里、宽约一百余米的坡地上,面积为三十多万平方米。表层有灰陶及红陶(大多集中于东马峪、西马峪之间),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有陶灌的沿和底,带耳鸡冠耳及角、豆、足等。陶器表面以绳纹、划纹、方格纹为主。此外,还发现有石环,纺轮和石斧等器物。于一九五三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
  二、都沟古文化遗址
  遗址范围从都沟村西到东梁泉一带,东西长约一公里、宽约一百米的山坡地,面积约十万平方米。
  该地表层丰富,有彩陶、灰陶、红陶、黑陶器多件,陶面呈现方格纹,泥质红陶,上有彩绘。器物有盆、钵、瓶、石环等多种,以上大多在柳树沟一个灰坑内,一九五三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
  三、新民村古文化遗址
  遗址位于新民村东北山坡上,东西长约二百米,宽约五十米,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所发现陶片以素面为主,也有少量绳纹、篮纹。发现灰坑四处,长约十余米,高一至二米,出土陶片有口沿、腹衣、耳等,疑为烧制陶器的窑址。因为当地村民开发种地,不懂保护,故遗址破坏严重,所以没有发掘,文物待查。该遗址于一九八六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
  四、马家坡村古文化遗址
  该遗址于一九五三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分布面积约为一万五千余平方米,在遗址坡地上采集了陶片和石器,其中的陶片以夹砂灰陶、彩陶为主,表面有网状彩纹。器型有盆、钵、斧及砸器等。由于村民种地,破坏严重,所以遗址未加以发掘,其中文物待查。
  以上这些古文化遗址,均在两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其中的不少珍贵文物,被山西省博物馆收藏。(2)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