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个醒: 冬天使用取暖用品时需防“低温烫伤” 作者:徐磊 时间:2014-12-28 次数:12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天气变冷,市面上的暖宝宝、热水袋等开始俏销,然而因这些取暖用品引发的“低温烫伤”事件也逐渐增多。目前,市面上的暖宝宝成分大致相同,主要是铁粉、碳粉、氯化钠、蛭石、树脂等。在绝氧的状态下它们是“相安无事”的,一旦撕开包装,接触到空气,就会相互反应,产生热量。
  有实验证明,将一个鸡蛋包裹在暖宝宝里,4个小时后,鸡蛋就有七成熟,包裹鸡蛋的暖宝宝最高温度达到了69℃。而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平常皮肤的表面温度为35℃,长时间接触这种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容易引发“低温烫伤”。
  所谓“低温烫伤”,就是较长时间接触温度并不是很高的热源所致。常发生在人体下肢。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
  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总的来说,在使用暖宝宝等产品时,不要直接贴于皮肤上,最好用衣服阻隔,并且每隔几个小时就应该换个位置。另外,糖尿病患者和孕妇使用暖宝宝等取暖产品时更需谨慎。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感觉神经病变,痛觉及温度感减退,甚至丧失,失去自我保护的功能,同时,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局部微循环障碍,动脉血供降低,仅可维持完整皮肤保护下的组织生存,一旦发生损伤和感染,这些组织常不能作出适当的反应,造成创面难以愈合。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不应长时间接触热源,需要短暂取暖时,不要使皮肤直接接触热源,适当用衣物阻隔,需要热水洗脚时,最好由家人帮助试水温,水温以37℃为宜。
  而对于孕妇来说,最好不要将暖水袋放在肚子或腰上。无论是暖水袋还是暖宝宝,这些东西如果正对子宫,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影响胎位,严重的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在这里还要为您提个醒,除了暖水袋、暖宝宝,电热毯和其他一些发热的保健理疗产品也要谨慎使用。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