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致我的前辈们 作者:刘小保 时间:2014-12-21 次数:11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又是一个清冷的冬日,蜗居斗室、独对电脑,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般快刀斩乱麻地处理邮件、整理文档、统计数据……
  “当当当”有人敲门,我都没顾得上起身,坐着应了一声。“请进”声中,门徐徐打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小刘,忙勒?”回头一看,原来是退休两年的老书记,身形依旧那么高大挺拔,双目如电、声如洪钟。自己忙起身让座,倒了杯热水端过去,随意地问了句:“书记,还练太极拳吗?”“练!”他一下来了精神,“刀剑拳棍,十八般武器不教一日闲过也……”老书记还是那般文绉绉的。由此话题他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小刘啊,等人的空儿跟你聊两句……做咱这文字工作呀,可不容易……”
  原来书记曾就职于某局机关任秘书一职,锻炼了一身过硬的政治业务本领,“春风得意马蹄疾”,顺理成章被组织部门任命为某乡镇副书记。他总结了两点心得体会:其一是学会工作——健康第一。他本人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跑步、打太极拳……虽然年过六旬,仍耳聪目明,驾驭繁忙的公务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批阅文件、分析决策都思路清晰、效率极高,堪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生动写照。
  其二是做事用心。其实老话说得好:做甚谋甚,讨吃的谋棍。文字工作可注意两点,第一要“接地气”,老书记再次谆谆告诫自己,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与各科室、各单位打成一片,多多接触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聆听第一线声音。切忌闭门造车、生搬硬套,理论要“顶天”,实践要“立地”,“顶天立地”才能写出好文章。第二要重积累。平时笔和本不离身、耳目要常灵光。上级领导讲话、群众扎堆讨论……鲜明、新颖、典型的观点都要及时记录,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之后悉心揣摩,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化为我用……
  短短几分钟时间,老书记却把他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自己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联想到自己的几任领导,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生活中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有剪报粘贴收集素材的,有善写打油诗的,有书画双绝的……扪心自问:老一辈的精气神真值得我们学习!那种怕就怕“认真”二字的执著、那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惜时、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出个样子来”的敬业、那种“天塌下来当被子盖”的乐观、那种“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的求索、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真可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有80岁的常青树,也有18岁的枯木。反观现在的一些准年轻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拖延症、“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差不多就行,就那么回事”的工作态度、“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世故市侩、除了点击键盘手机屏幕灵活其他拿不起来的“一指禅”……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是客观原因,“骨头软”——精神“缺钙”也是重要的主观原因。我们真的应该和老前辈们心平气和相对而坐促膝长谈,感受和汲取那种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生命气场……
  客观理性地说,年轻人当然也有许多健康工作、用心做事的。比如我喜欢的一位作家,二十出头已功成名就,每天集中精力写作三个时间段后,全身心地享受生活,在家中的健身房长年坚持打羽毛球等运动。还有身旁一帮同龄人,自觉自发地组建了“骑行者”团队、乒乓球协会,利用节假日时间一骑绝尘,游遍了周边的山山水水,正在筹划“远征”宁夏……“乒乒乓乓”间也挥打出锐利的眼神、敏捷的身手。而且他们生活中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工作按部就班少加班,长命功夫长命做,一下班就回家做饭看孩子……可以说运动有时,读书有时,下厨有时,赏月有时,作诗有时,做梦有时,三餐定时。他们是生活的哲学家,他们是老练的年轻态,他们是青春的新标杆!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无论年龄、不管辈分,上了路,就天天走,总会遇见最好的自己,不负岁月寂寞的等候!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