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尊敬的前辈们 作者:张见素 时间:2014-12-14 次数:11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不久前收到一位前辈寄来的信,建议我去拜访赵威恩老人。他在信中说:“老赵一生跌宕起伏,坚忍不拔,胸怀坦荡,成就斐然,奉献不断。那天老赵夫人董桂英给我看了老赵近年所做之事的统计表,大大小小竟达数百件。老赵有著作《足音》上下集,你可以借他一读,对于你了解他的一生、了解当代社会、丰富人生也有好处。”他盛赞赵先生是一位平凡而伟岸的人物。
  周日我怀着敬意去看望赵老,见到了那传说中的统计表。我浏览他的统计表,一份是《赵威恩退休以来(1994)书写作品及文书服务统计》,另一份是《赵威恩退休以来(1994)修旧利废造物及养生活动等统计表》,A4纸打印,共七页。另有一叠手写统计,还未打印,是近几个月每天的活动记录。每份表下面注明统计员董桂英以及日期。
  这期间赵老出去了一下,马上又进来,手里拿着三个小簸箕给我看:“看,这是用灭害灵桶做的,我做了百十个呢,都送了人了,你挑一个,送给你。”
  我一边欣赏他的簸箕一边说:“二老活得这么认真,真让人佩服。”
  他说:“是吧。这是因为我心中常有三感,首先是感恩。像我一个没念过书的放羊娃,党培养我工作、读书、写字、写文章,还受到大家的抬举,你还称我老师。现在我能为社会做什么就做点什么,给社会做,就是给党做。不能办坏事,给党败兴。‘为人民服务’这个说法,有人看得很高,认为去了县政府才能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做好平常的小事就是为人民服务。我的看法,做了,也做好,就是服务。”
  我看统计表里有每天清理四旁渠道,每天打扫临宅街巷,为许多单位、部门写文书,撰写村志——这就是他所说的平常小事吧。
  我心里惦记着其他两感是什么,正要问他,还没开口,他又对我说:“小张你记着,工作要讲究,生活要将就,事业要研究,对人要了解;还要‘知’,知恩、知足,更重要的是知不足,不要不知足。”说到此,他大笑:“这是我总结的。”
  我说:“您这总结是既经济又经典,到底是一生的精华。”
  他说:“可我现在有三愧,愧对党,愧对村,愧对父母……”
  不想旁边的夫人铿锵有力地说:“愧对我。”
  她忽然这样说,让我吃了一惊。
  先前她默默地坐在一边,我和赵老聊天的时候,她并没有说话。说完这句话后,她站起来,走到书桌边。情况就这样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我和赵夫人的聊天,赵老则只有偶尔插一两句话,或笑着摆摆手,表示歉疚或无奈。
  于是我粗浅知道了发生在他们俩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比我所看过的一些著名小说还离奇曲折,荡气回肠。
  他们俩1953年结婚,自由恋爱;1957年,赵老被打成右派;1959年,被污蔑为反革命集团的黑参谋,成为右倾分子;同年12月28日,两人被迫离婚。1961年,赵老再娶;1964年12月28日,前赵夫人再嫁。36年后,两位丧偶的老人重新走到了一起。
  我见过不少岁至耄耋的老人,无论曾经怎样悲欢离合起伏跌宕,在追忆过去的时候,都已比较平静,仿佛谈别人的家常。但赵夫人不是,她依然非常激动。
  这是一位精明干练的女人,性格直爽,爱憎分明,说话干脆利落、掷地有声。从她的讲述中可以判断,她德才皆备,事业上很有成就;从她的回忆中,也可以断定,他们两人当初情深意笃,而她对过去被迫离婚后赵老再婚耿耿在心,不能释怀。
  我笑着问她:“那你为什么还要回来?”
  她说:“正要说呢。你知道我是怎么回来的?他母亲临终前,他们去找我。我决定回来看她的时候,有人问我以什么身份回来看她。我说以赵威恩的妈妈、过去的婆婆、我女儿的奶奶的身份回来看她。回来后,她对我说:‘你还是回来照顾他吧,要不他就活不了一年了。’他做过腮腺手术,割过半个脖子;开过膛,切除了大半个胃,吃饭只能吃一筷子。”我回来,就是要办成两件事,一是通过我在生活上的关爱,救他的命,二是帮助他整理他一生钟爱的东西,诗词、笔记、日记,让过去整他的人看看赵威恩到底是赵威恩,就是比他们强。所以我毅然决然辞掉好几家企业的高薪聘请,回到他身边。”
  我望望坐在对面一直笑着的赵老说:“您是涅槃重生了啊,重获新生!”
  他一直点头。其实,这又岂止是他一个人的重生。
  赵老诗词集《足音》续集扉页后有一副两人的合照。他翻开指给我看:“你看,这是刚又在一起的时候照的,高兴的。”
  他还翻开他的记事本,找到一首诗,题目是《五律·和清代俞樾妻〈贺夫吟〉》,诗为:
  一对纯男女,两厢莞钟情。
  虽遭政灾袭,藕断丝且连。
  而今天时转,相待旧梦圆。
  三书酬四顾,两进足百年。
  六年夫妻,相别三十多年,幸得重新团聚,该是多么宝贵!
  字里行间,举手抬足,都是深情,唯恐弥补不及!
  回家的路上,我想,一个男人有男人的胸襟,至真至简,坦荡磊落;一个女人有女人的情怀,有情有义、侠骨柔情。尤其是时间和际遇都允许,又赋予他们弥补的机会。人生无憾,这该有多好啊!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