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繁体为“順”。会意字,从川,从頁。
“川”的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小篆像河流形,本义为河流,又有通畅之意;“页”的小篆字形突出了头上的眼睛,可引申为思想、思维、思路。“顺”是一个人睁着眼睛,注视着水流,准备顺着、沿着水流而行。《释名》:“顺,循也。”本义为沿着同一方向。
“顺”有顺流的意思,指水顺着水势而流泻,或顺着水流的方向。“顺”也意指面对千头万绪的事情,先要理顺思路,理清头绪。“川”“页”为“顺”,会意思维顺畅无障碍,有利于事态的顺利发展。推而广之:社会安定与否,在于政策是否顺应民意;家庭和睦与否,在于关系是否融洽和顺;身体健康与否,在于气血是否充盈顺畅。
“顺”的意思由空间方向引申到心理方向,于是又有依顺、顺从、顺遂等意思,如顺心、顺意。《庄子·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亡。”
由顺从、顺应的意思,“顺”又可引申为循理、顺序。《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分不正,所说的话就很难合道理,这样的语言没有号召力,别人不会听从,那么事情也就办不成。成语“名正言顺”典出于此。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礼制,凡事都讲究一个名分。如今,名分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很多正式场合中,有名分才有发言、做主的权利。
“顺”的本义为沿着、循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样就不会与别人引发冲突,相互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由此,“顺”字又可表示调和、和谐等意。风调雨顺是一种天人和谐的状态:风雨刚好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年底定有一个好收成。
“顺”由本义引申,又有顺便、趁便之意,即“捎带手地去做某事”,如顺手牵羊、顺手拈来。“顺”的这种用法常见于口语中,如“顺便把报纸拿过来”、“顺便叫小张过来”等。“顺”为顺利。顺应事物的发展,过程必顺,结果必利。
事物刚露苗头,邪正难分,是非难辨,形势和走向无法正确判断把握,不知该顺该逆时,就要冷眼观察,理智判断,既不可盲目地趋之若鹜,又不能粗暴地拒之千里。塞翁失马,焉知祸福。顺逆往往是同一块镜子的两面,眼光和视角不同,结果也不相同。智者的超人之处,就是善于发现顺中之逆和逆中之顺,并能提前行动,占尽先机。而平庸之人却总要到真相大白、水落石出时,才能看出一点端倪,所以不可能防患于未然,也不可能把握利用好顺境,因而总是与机会和成功失之交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