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雪
2006年获“八项技能大赛一等奖”,2007年获“县教学能手”,2008年获“县优秀教师”,2009年获“县教学标兵”……从教第二年开始,每年都得到各种奖项,每一项荣誉都见证着张玲慧老师的执着与付出。在旁人眼里,教师也许是个光鲜的职业,写教案、上课、批作业,得到人们的敬重和赞誉。可是当你站在农村的教育舞台上,面对诸多活泼好动、难以约束的孩子,哪怕只有一天,都能感觉到,坚持当一名教师,像张玲慧这样默默付出的乡村好老师,需要承担多少爱、责任和艰辛,牺牲多少时间、精力和欢聚,才能赢得这些荣誉、肯定和称赞。
◆和风细雨育幼苗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正在生长的幼苗。如果说城里的孩子生长在温室里,那村里的孩子则滋生于田野中。城里的孩子娇生惯养,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呵护,他们早发芽。村里的孩子自由空间大,更淘气难管,教育环境相对落后,他们发芽晚,但村里的幼苗一经阳光雨露滋润,也同样长得更茁壮。
张老师便是照洒在田野里的阳光雨露,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把自己热爱的工作、热爱的学生放在第一位。在她的辛勤浇灌下,一株株幼苗正扎根、抽枝、吐露出点点芬芳……
班上一个男同学,下学后贪玩,有懒惰的毛病,经常理直气壮地找各种理由不写作业。张老师却没有责骂他,而是多次与他谈心,放弃午休时间监督他做作业,还动员班里的同学、做男孩父母的工作,同周围的人一起帮助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男同学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和家长的温暖,心里很不是滋味,下决心改掉了懒惰的毛病。
多么智慧的老师,不动肝火,就这么和风细雨,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冷静地认识错误,并心悦诚服地改过,这比喝斥与威严更为睿智有效。这种教育方式也使得张老师在来到东高白小学教书的这六年时光里,即使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细杂琐碎的教学,也丝毫未见烦愁的皱纹爬上她的眉目,温和的表情怎么看都不像30岁,或许这也正是她年轻的秘诀吧。
◆成才应须先成人
作文课上,张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带一颗鸡蛋,做好标记以后每天都带着它们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还要保证鸡蛋的安全,比比看谁坚持得最久。学生自主选择鸡蛋的保护措施,有的放到泡沫盒里,有的放到杯子里,还有的同学自己动手给鸡蛋做了个充满爱心的小窝。到第三天又上作文课时候同学们拿出一直保护的鸡蛋,谈各自的保护心得,交流经验。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鸡蛋的保护,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从而使孩子们理解父母,珍惜亲情,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沟通,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珍惜,进而感恩滋养我们的万物,珍惜生命和我们拥有的一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老师更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她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多问、多思考、多感悟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分析字词句,填鸭式地枯燥讲授……碰到疑难的问题,她耐心地解答,遇到教学难点她还加班做各种课题,写好细致的教案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职责首先是育人,先成人后成才,教知识,只记得一时,而育人,却影响人的一生。张老师既能做好育人,又在学习中给学生答疑解惑,是众人眼里、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立根原在故土中
立根原在故土中,张老师是东高白村生人,小学在村里念书,毕业以后考上老师,她主动要求回到这里,想把从自己老师接过来的爱再传给这里的下一代。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是那么简单。
对于千百万农村父母而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的生活。他们一辈子辛苦劳动,希望换取后代终有一日能挣脱土地的束缚。然而,在当前复杂的教育外部环境里,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愿望。与田间地头的熟练耕作不同,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不知所措,也显得无助且无奈。教育孩子的重担便更多地落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此,乡村教师的苦不仅体现在教育设施和环境的相对落后,也表现在教育学生,带动乡村发展的长远前景上。
有多少努力读书的人想走出农村,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鲤鱼跳龙门”。张老师却不这样想,艰苦没关系,只要能看到孩子的笑脸;辛劳无所谓,只要能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农村又怎么样,只要有更多的人才回来,还怕村里发展不起来?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多少个平凡付出的乡村教师身上的执着与坚韧。
“许身孺子平生愿,三尺讲台写春秋”。张玲慧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农村教育这块无垠的园地里,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教坛,用平凡书写着伟大,离她越近就越觉得高大!
许身孺子平生愿 三尺讲台写春秋
——记东高白小学教师张玲慧
作者:李晓雪 时间:2012-01-08 次数:402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