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日吃早饭时,总是喜欢就点老咸菜,也不知是口淡了还是口重了。偏就喜欢吃那种有嚼劲陈年的老咸菜,吃的是妈妈去年腌了开春煮熟又晒干的。白萝卜的,胡萝卜的,叫芥疙瘩的,喝一口稀饭,就一口老咸菜,满嘴生香,回味无穷,这早饭吃的嘛香!
我也算个挑剔之人,虽然喜欢吃点老咸菜,但不是谁家的咸菜都能入的了我口,包括集市上售卖的,别人家的,更是不吃。只吃娘家的,那种从小习惯了的味道。以前是奶奶腌制,现在是妈妈在腌,即使嫁入老公家二十余年,也不曾吃婆婆腌制的咸菜,除了自家的,感觉都不对味。秋末冬初,也就这个时节吧,盆盆罐罐早早洗干净晾干,各种蔬菜原料也收拾干净整齐码放,挑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该切的切,该压得压,在院子里展开一个战场进行腌制,什么五花菜、芫荽豆子、酸菜、叶叶菜,辣丝丝辣疙瘩、豆角泡菜,零零总总七大罐八大盆。过一段时节,菜入味了,泡发了,起封吧,一开盖,那味道丝丝缕缕地直钻你的鼻孔,酸酸爽爽,那颜色五彩缤纷,红绿黄相间,绝对的色香味俱全,看着就好有食欲。从小我家的饭桌上就没离开过咸菜,盘盘碟子总有那么五六种,那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匮乏,吃饭的时候大都是一碗面浇一勺菜,端着碗聚在院里或者十字路口,围桌而坐的很少。唯有我家,摆一方小桌,一圈小凳,各种味道的咸菜一排,羡慕的邻居和小伙伴们呀,奶奶招呼一声,这个一筷子那个一勺子,大家伙就着我家的咸菜笑语声声,响彻小院。那饭吃的开心、爽快。所以,我家的咸菜在当时的村里都是很有名的,村头到村尾,没有不知道的。父亲的朋友们特都喜欢来家里喝酒,不为别的,只为有下酒菜——各种咸菜。很多年以后,我爸的酒桌上有啥没啥,咸菜是必不可少的。
奶奶去世后,妈妈传承了她的腌咸菜手艺,腌制的咸菜味道不比奶奶在世时的差。家里兄弟姐妹多,今天这个回去了带点走,明天那个来了要点,咸菜的味道清香悠远,母亲脸上的笑容灿烂。自豪感满足感溢于言表,亲戚邻居们一夸她咸菜花样多,品种全,味道好,更是满脸乐开花:“吃完再来拿点。”这是常在她嘴边的话。我小的时候,零食缺少,地瓜干老咸菜是我的最爱,兜里经常揣着点,时不时拿出来啜一小口,吧嗒吧嗒,津津有味。品着鲜香的味道,度过了我的童年,想来那时也是很感觉幸福呢!小伙伴们兜里也装着咸菜干,经常互换着吃,但我是不吃她们的的,反而是她们经常央着我多带几块给她们分,小时候的我们大都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大人怕吃多了咸菜不好,就挂高或者藏起来,而我总能想办法偷出来分给大家。有一次偶遇小学同学,她还记得我家的咸菜干好吃,念念不忘,说那时最盼望吃上我给的菜干了,哈哈!
回忆总是这么美,总是让人心生怀念,连带想起N多往事,可以说老咸菜伴随了我的整个人生,它也代表了一个年代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饭桌上的咸菜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一道,但是,偶尔想起,我依然对它情有独钟,依然有胃口。妈妈继续每年腌制,我们一直吃着,当然量是减少了,没有了这一口,吃嘛嘛不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