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爱林
在我国北方,小米粥是一种家常便饭,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盛夏,端一碗熬有绿豆的小米稀饭,坐在树荫下,放凉了,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下,从内凉到外凉遍全身。严冬,盛一碗熬着红薯或南瓜的小米粥,坐在热炕头,慢慢咀嚼,细品着小米的清香。小米稀粥更是老、弱、孕妇的滋补养身佳品。每当我咀嚼着清香的小米饭时,当年切谷穗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
金秋季节,农村大大小小的打谷场上,一垛垛的高粱,一堆堆的黄豆、黑豆,一捆捆的谷子,堆满了谷场的四周,展示着丰收的喜悦。谷子是要连杆带穗一并运到打谷场上的,临“打”时,才将谷穗一个一个地用专用刀片切下来,摊至场里用碌碡碾压脱粒。谷的茎叶是喂牛马的上等饲草。解放初,谷草也曾纳入农业税征收范围,以应部队战马的需要。
打谷场属个人所有,使用时须事先联系。轮到谁家打谷子时,谁家就在前一天下午,把谷子或五捆或十捆地一堆堆分别码好,这时会有大姑娘小媳妇三三俩俩跑到场里,坐下来切,一直切到天黑了为止。干不完的活儿第二天早上接着再干。切谷穗是很累的活,谷子叶面上有刚性的小毛刺,这些毛刺硬的象锯齿一样,一不小心会把手上拉一个血口子。切谷穗也特别“费”衣服,所以,再俏的小媳妇也都是穿打补丁的旧衣裳,都围着围巾戴着帽子,这副打扮与平时的样子大不一样,让人不辨你我。她们左手握住几个谷穗,右手的刀刃用力往下一压,谷穗就切下来了,左手用劲一扬,顺势又抓起几个谷穗……一阵唰唰的响声过后,一捆谷子就切完了。
切谷子的女人们都有相对的组合,凡得知有活儿的信息,都互相转告,互打招呼,一块儿干活,有说有笑,在累中寻乐。家里的大人们都很支持,婆婆不用媳妇做饭看孩子了,姑娘们也不再帮父母干家务了。在半月二十天的秋收期间,她们能挣到几元到十几元钱,这些钱归自己支配,她们拿着辛勤劳动挣来的钱,在供销合作社买点心爱的用品,客观上也减少了家中的开支。如此双赢的事,父母子女都乐此不疲。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收获着实惠,收获着喜悦!
切谷穗
作者:韩爱林 时间:2012-01-06 次数:526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