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字 作者: 时间:2014-10-26 次数:51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授】(shòu)
  “授”,会意兼形声字,从手,受亦声。
  “手”代指行动、动作、行为,“受”有接受、承受之意。“受”中有“爫”、“冖”和“又”,是以上面的一只手(“爫”)将“冖”交给下面的一只手(“又”),来会意恭敬地接受别人给予的东西,虚心地接受他人提出的批评,感激地接受对方提供的帮助。“授”字中有三“手”(“爫”,“又”,“扌”),会意通过第三只手将前两只手接受的东西再授予他人、传授出去。《说文·手部》:“授,予也。”本义是给予、交给,多用于比较隆重的事项,如授衔、授勋、授权、授予、授奖等。
  “授”是将东西给予他人,难免会有肢体上的接触。《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男人和女人在互相递交东西时,不允许有身体任何部位的接触。
  “授”是双手递交实物,以示郑重。君主当众把象征权贵的印绶或印信交付给被任命的人,就是“授印”,表示任命、委任。《楚辞·离骚》:“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推举贤才,将职位授予有才能的人;遵循法度,使政事政令不发生偏颇。《晋书·左思传》:“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左思才华出众,被朝廷提拔为殿中侍御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意思是讨论法令制度然后拿到朝廷上修正,再交给有关官吏组织实施。
  把官职“授”给别人是任命,把知识“授”给别人是传授。教书育人要有足够耐心,需要手把手地传授,所以“授”字从手。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老师把书中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先从教他们学习断句入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经常对部下“面授机宜”。“面授机宜”即授意,当面传授针对客观情势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与教学里的“传授”、“教授”是同一个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教授”有两种含义:一是传授知识,老师对学生讲解说明教材内容;二是一种职称,高等学校中职称最高的教师。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但是授什么、怎么授,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会有不同的方法。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应只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而应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教师向学生灌输的知识毕竟有限,多数只适用于考试升学,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使他们受益终生。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