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步摇花 作者:海艳 时间:2014-10-19 次数:283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步摇这种饰品自先秦时期既已以礼制饰物的身份出现,经过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发展,盛行于唐代。在唐代,不仅女人对步摇花情有独钟,男人亦为步摇花微颤而悸动,诗人们更是热衷于用步摇花来尽情书写女性的娇美与柔情。
  唐代女人钟爱步摇花,似乎美人配步摇才有倾国倾城的情致与风韵,“步摇金翠玉搔头,倾国倾城胜莫愁”(武元衡《赠佳人》)。杨贵妃在最初接受唐玄宗恩宠的时候,头上戴的正是步摇花。
  步摇花在唐代是一种摇曳生姿风情万种的饰品,但它在产生之初却是庄严神圣的礼制饰物。殷周时期,步摇是王后礼服的配饰,汉代步摇则是皇后谒庙时候的装束。作为一种礼仪用品,平民女子是禁止使用的,晋代有明确的禁令:“步摇、蔽髻,皆以禁物”(《太平御览·服用部十七》)。南北朝时,虽然步摇已经不限于礼仪装束,但依旧是贵族妇女的专属,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普通人家的女子大多是与步摇无缘的。直到唐代,因着开放的社会风气和繁荣的经济,步摇才从富贵华丽、庄严神圣的礼制饰物变成普遍流行的饰品。
  步摇花在普通士民女子间的流行,也促成了其形制的变化,唐代步摇与钗合二为一,成为步摇钗,佩戴方式更为简便。“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张仲素《宫中乐》)、“怪得宫中无兽炭,步摇钗是辟寒金”(和凝《宫词百首》)等诗句说的就是步摇与钗的结合,“辟寒金”亦点明步摇的材质。步摇主要用黄金打制而成,因而也被称为“金步摇”。唐代的步摇也以金质为主,“新裁白苎胜红绡,玉佩珠缨金步摇”(戴叔伦《白苎词》),“玉作搔头金步摇,高张苦调响连宵”(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等都提到“金步摇”。相传杨贵妃所戴的步摇就是唐玄宗亲自用紫磨金制成的,“上又自执丽水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至妆阁,亲与插鬓。”(乐史《杨太真外传》)陷入情网的唐玄宗褪去高高在上的帝王身份,用上好的紫磨金为自己心爱的女人琢一支步摇花,亲自插在她的发髻上。
  千年已逝,浪漫的步摇花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淡出了女人的世界,现在很少看见女人将步摇作为饰品插在发际,也没有了步摇花的浪漫情事。幸而有唐诗保留着步摇花的金光灿然,透过泛着沉香的文字,我们仿佛看见一群花一样的女子,迈着轻碎的步子,从久远的大唐走来,发髻上的步摇微颤,向我们倾诉着古典的端庄和摇曳的风情,还有那些与步摇花相连的动人故事。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