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为人之道
作者:懿之 时间:2014-10-19 次数:180 语音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讲究为人之道。《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人的“自立”,即如何为人处世。《左传》中的“立德、立功、立言”所谓“三立”,则是为人之道的具体体现。司马迁所作《史记》,以传人为主,以“为人、为政、为学”的“三为”为要。在这部50余万字的著作中,出现有关“为人”的论述达六七十处之多。
司马迁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受家庭和严师的影响,讲究为人之道,上编就从司马迁的身世写起。李陵率兵攻打匈奴以少胜多,消息传到京城长安,满朝君臣称赞不已。后李陵寡不敌众,降于匈奴,群臣无人为其申言是非,武帝更是恼怒。司马迁不计个人得失,率直地为李陵说情,不料被武帝下狱,处以宫刑。司马迁因直言而受刑。
为了深入了解历史真相,司马迁20岁便到各地游访史迹。他自江淮地区开始,足迹几乎遍布半个中国,获得了很多珍贵的史料,了解到古今人物的为人,中编就写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为人的认知。司马迁入仕以后,一直在朝中供职,对帝王将相的言行非常了解。在他笔下,武帝专制,迷信神仙,梦想长生不老,愚昧受欺而不醒悟。丞相公孙弘虚伪,处事阳奉阴违。丞相石庆谨小慎微,对皇帝唯唯诺诺。卫青身为大将军,领兵在外也唯皇帝之命是从。霍去病则贪图个人享乐,不顾士卒疾苦。司马迁的如椽大笔,写出了西汉朝廷风气。
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的为人,分为正直与邪曲,有为与妄为,士节与败类,交情与无情等。“正直”者如鲁相公仪休,楚相石奢等,都是正人君子。“邪曲”者如汉代的公孙弘,妒贤嫉能,于国无益,于民无利。“有为”方面,有为民治水的英雄人物大禹,有理想、有抱负、历经艰难而不悔的孔子。而“妄为”方面,则有吕不韦的政治投机,李斯的患得患失。司马迁都描写得淋漓尽致,刻画得入木三分。
当前,全社会都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为人民谋福祉的优秀人物的情操,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在笔者看来可以从司马迁的为人之道中汲取很多营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