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好的礼物 作者:张见素 时间:2014-10-19 次数:11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欢度国庆,可以有各种方式。前不久,县农行、文联联手书协、美协、文化馆在美术馆举办了“农行杯百幅书画精品展”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令人欣喜的事。
  诗书礼乐这些事,过去是非常要紧的,是用来治国的,它们有使人儒雅、脱俗,重人格品质精神灵魂的功能,用来选拔官员;即使是为生活所迫堕入风尘的女子,如果才华出众,人也将另眼相看。所以差不多点的人家,都会精心培育后代,追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这样的濡染下,两个好朋友一块儿锄地,刨出一块金子,一个拿起来看了看再扔掉,另一个就要和他绝交了,而这一个就会感到羞耻。虽然他们不见得博学多才,但有什么样的环境,就生活着什么样的人民。真善美成为普遍的追求,成为广大多数人的精神支柱,这个民族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不是向着更理想更明媚的方向,而是不知道哪一天人们忽然心智大开,发现这个世间,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还有许多物质更令人享受,而阳春白雪,既不能当饭吃,更不能靠它来御寒。
  是潘多拉魔盒的罪过吗?那不过一个神话而已。是人的本性吗?历史上又不缺少清明的时代和淳朴的民众。远的不说,那些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们,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开创了一个新天地;建国之后,艰苦朴素、廉洁自律,时刻不忘约束自己的家人,不享受特权,不追求安逸,唯以质朴为本色,以奉献为义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争强好胜也是一种本能,只是竞争的内容不一样,他们也在暗中较劲,看谁的仗打得更漂亮,谁的贡献做得更多。这是清风正气的时代使然。
  观展的时候,碰上许多朋友们,其中有美协的罗理事。我看他的一幅书法作品,竖排横幅,前部分为工整的行书,后面略有草书意味,他说这也是一种章法。我以前见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发现那个著名的碑文初始工整,写到后面开始潦草,心想大概是写着写着不待写了,故成这样。他说这极有可能,因为过去书法就是一个工具,并不是专门的艺术。我忽然想到生活在唐朝的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用诗和书,白居易写好诗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婆听,家常日子过得这样诗情画意,人又怎么会想着法子制假贩假坑蒙拐骗呢?这就无怪人们问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哪个时代,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唐朝。那可是一个雍容高贵的大唐啊!
  参展的大多是来自民间的小幅书画,有的书《论语》,有的书曹操的《短歌行》,有的书杨慎的《临江仙》,有的书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画则梅兰竹菊荷或家猫雄鸡葡萄。凌云壮怀和淡泊的情致兼有,浓郁的书香和俗世的生活气息并存,加上美术馆的明朗开阔,作品的精心装帧——这个时候,人会强烈地感受到,什么是精神的明净。
  后来遇到了论坛的朋友们,相识的分外亲切,不相识的一报姓名,分外惊喜:原来是你呀!初识是故交,因为文风和志趣的缘故,对着那些个铅印的名字心里都疑惑过,这是个谁呢?是个干什么的呢?都知道有碰面的一天,只是没想到是这一天。
  我是不大懂书画的,但我喜欢书法的厚重畅丽变化无穷,喜欢人物山水的传神情韵深远意境,实际上,是喜欢由它们营造出来的这种宁静氛围和它们背后创作者的高雅格调。内心躁动,是无法书画的,人必得独立于世俗的喧嚣之外,心平气和,才能够挥毫运笔,进行精神的创作。像我今天见到文友们,他们说:“我们没有别的想法,只不过是一个清徐人就做一些清徐的事。”这句来自草根的卑微的话比任何豪言壮语都让我感动。他们中,一多半人还很年轻,欢声笑语,朝气蓬勃,但他们没有被污染,这都是来自文学艺术的功劳。
  我相信文化的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永远与经济密切相关。想必农行这个金融机构,它非常明了这一点。所以献了一份最好的礼物。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