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记
——赴山西日报学习体会
作者:清徐报社 苗志崇 时间:2014-09-21 次数:195 语音阅读:
9月9—12日,我在山西日报省城记者部进行了学习。这次学习,我最主要的收获就是崔新龙主任的一堂新闻课、一堂讲解课、一次近身的写作指导。
第一次见到崔主任时,他和我聊了一些清徐的新闻线索之类的话题,我把自己所做陈述一番。崔主任表现出对我作品的兴趣,要我拿来给他看看。当晚,我几乎一夜无眠,把最近感觉不错的一些消息通讯拿出来统统整理,改提法、换名称。第二天早上自己又把作品粗略浏览一次,然后交付崔主任。他对其中的一篇《快乐人的别样人生——王夏生的艺术世界》提出了意见,他说:“你可以以这个为素材改一篇,你这篇稿子,或许在清徐报可以发表,但不符合山西日报的标准,所以只能做素材,要重写一次。”接着,他给我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不够灵活、叙述太多,有的地方冗长啰嗦、记者观察角度描写方面严重不足。然后提出了对这篇稿件的写作要求——要用有限的篇幅,把人物写活,多引用主人公和别人的话语来加强对主人公的描写……
我熬夜对这篇稿件进行了修改。崔主任看完我改过的通讯,说后面还可以,前面的开头需要改为即时动态类型的。我忽然醒悟,在内心里大骂自己愚蠢,去年的稿件,今年拿出来献宝,居然只抱着原始材料重写,却不进一步的跟进采访。于是我又电话联系王夏生进行补充采访,然后,又进行修改。遗憾的是,因为崔主任去开会了,这篇稿子没有再次让他指点。
这次学习,我也反思、总结了自己的缺陷和收获:第一是缺乏理想和信念,很多作品从立意上就落于下乘,没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第二是没有把工作做好的冲动,每天总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想法。第三是过分注重技巧,缺乏观察,没有激情,大部分通讯总是在改材料、加入自以为合理想象的过程中完成的,根本没有深入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