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家谈 做一个有群众情怀的人 作者:贾汉铭 时间:2014-09-19 次数:200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讲话、文件精神,认真听取有关专家、学者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解读、讲解,重新观看电影《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及有关焦裕禄的各种事迹报道,观看《“四风”之害》等警示教育片,使我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对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就应该做一个有群众情怀的人,像焦裕禄那样,“心中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
  做一个有群众情怀的人,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很难的。我们原本来自群众,植根于群众之中,本质上应该有群众情怀的,但由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淡化了群众情怀,看不起群众,看不惯群众,不愿与群众交心,不真心为群众办事,使我们与群众产生了距离,这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有群众情怀,首先应该有融入群众的观念,不要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要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群众,在与群众的相处交往中,感受他们的酸甜苦乐,学习他们的聪明才智,从他们中吸收精神养分,充实我们的思想修养。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我国的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快成真。这是党的期盼,更是全体国人的愿望。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来不得半点的懈怠,必须进一步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团结一致向前奔。要达到这样的共识,必须消除群众的忧虑和不满,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
  这些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人民群众无不欣慰,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脱离群众的问题。有的领导,下基层走马观花,只听汇报,只看摆好的样子,对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因而出现了不少失误的决策;有的领导用干部凭关系,靠金钱,不听群众评价;有的领导作决策,只唯上级满意,不听群众呼声;有的领导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不管群众感受;有的领导对上谄媚,对下欺压,没有原则;有的领导官位不大,架子不小,大事小事都不愿亲历亲为,喜欢前呼后拥,不求真务实;有的领导什么官都敢要,什么事都敢干。所有这些,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尽管这些人是少数,但其影响力却是很大,他们的所作所为败坏了党的形象,使群众对党失去了信心,对社会产生了怨恨,这是非常危险的。
  党中央清楚地看到了这些问题,十八大以来,连续发出了“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改进作风的文件,并从上至下展开了清理这些不良风气的行动。特别是在全党上下开展的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重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释放蕴藏在群众身上的活力、动力,凝聚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消除人民群众对党的怨气和误解。
  有群众情怀,就应该有“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所盼”的行动,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赢得群众的口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虽是封建社会为官的一句名言,但时至今日,我们也觉得没有过时。为官一方,党信任你,群众期待你,你没有任何理由不为群众办事。可是现如今,不少干部确实在这方面做得很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公平、不公正、不作为时有发生,群众都有“现在办事难”的感受。这样下去,你心里没有群众,群众就会抛弃你。“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为群众办事,就应该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质。
  有群众情怀,就应该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善于担当的本领。现在,不论是改革、发展、稳定,我们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受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经济蛋糕做大了,但分割蛋糕越来越难了;社会财富增加了,但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不同诉求越来越多了;文化生活丰富了,但理想信念越来越淡了;社会活动增多了,但社会公德越来越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拉开了,但习惯势力、既得利益者肯定会阻碍深化改革的;反腐力度加大了,但靠利益驱动的官员干劲就减弱了。所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难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勇于担当,不推不靠,善于担当,破解难题。只要我们树立了群众的情怀、崇高的理想,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不负重托,完成使命,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待。
  (作者系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