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收礼”困扰教师节
作者:红尘 时间:2014-09-14 次数:144 语音阅读:
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在这个倡导“尊师重教”风尚的节日里,有关教师师德问题的讨论又一次甚嚣尘上,这次,大家将焦点对准在“送礼”上!
不知从何时开始,教师节成了“送礼节”。买首饰、买礼品、买礼券……家长们想着法子向老师争先恐后地献礼。其实,在这当中,多数家长本身是不愿送礼的,但鉴于送礼成风的现状,怕孩子受不到重视和关照,只得违心送礼。送多了心疼,送少了又觉得小气。家长不知该如何去做。另一边,老师也充满了困惑:收还是不收?到底该如何是好?就在前不久,笔者也听到我县某学校家长授意孩子给老师送化妆品的消息,这则消息不禁让人深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教师,不仅担负着教授学生知识,解答学生疑难的重任,而且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责任,作为教师,拒收学生和家长的礼物就成为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孩子天性单纯,教师和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对于教师节送礼,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其一言一行都在孩子注视之下,也将会对孩子今后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任何一名有职业操守的教师来说,最珍贵的礼物莫过于学生对教师价值的承认与感恩,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交易,也因此,教师节的礼物,可以是学生自制的贺卡,也可以是送给老师的一束花、一幅画、一本书,还可以是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收获的也必然是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也是一次特殊的教育实践。其实,对于送礼,不少教师都会觉得很尴尬,甚至很不舒服。对于绝大多数老师,他们最期待收到的教师节礼物是自己的学生学业有进步。
杜绝教师节收礼,笔者认为,应严格对教师的考核,提高教师的自律性。可在学校营造宣传氛围,通过家长会和宣传栏告知家长,教师节千万不要送礼;也可堵住教师收礼的渠道,严查收礼行为;另一方面,教育部门也应联合家长、媒体等社会各界构筑有效监督、共同参与的教育体系,教师、学生和家长才能过一个干干净净、轻轻松松的教师节,改变目前教师节让家长和教师都纠结的现状。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