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拍 多记 多看 多总结 ——赴山西广播电视台学习体会 作者:清徐县广播电视台 张红梅 时间:2014-09-14 次数:24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一、山西广播电视台基本情况
  山西广播电视台(中国黄河电视台)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直属的正厅级建制事业单位。2004年11月1月,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电视台合并组建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山西电视台是全国成立较早的省级电视台之一,1960年5月25日,山西电视台的前身——太原实验电视台正式开播,经过40年的发展,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与实力的电视台。
  二、学习情况
  我此次实习的部门是新闻节目中心,主要接触的是时政部和通联部。通过11天的实习培训,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深刻感受:
  第一,学习了现场拍摄和后期撰稿及制作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的要求就是6个字:多拍、细写、严改。期间我跟随时政部记者外出采访三次,感触较深的是第一次。8月27日下午,和记者孙景帆一起参加了国务院对我省2013—2014年的质量工作考核会议。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孙老师都是用的三脚架,会议结束后,就是写稿、审稿、改搞、配音、编辑、审核、播发。在编辑过程中一条37秒的新闻,孙景帆用了近半小时时间进行编辑,参会人员的画面反复挑选,有托腮的不能用,打哈欠的不能用,衣服不整齐的不能用……特别是副省长张建欣的画面,要求更严格。每个环节看似简单却都环环相扣,一丝不苟。通过这次采访我学到了几点,与大家共勉:一是拍摄时,一定要使用三脚架,多拍;二是写稿时要抓重点,多听,多记,多总结;三是采编播各个流程都要顺畅,衔接好;四是要有规矩,不论是画面的运用还是整个节目的长短,都要有规矩。
  第二,重点学习如何围绕省市中心工作,开展针对性的采访。为了努力提高发稿的准确性,我总结的技巧是:一是选题要围绕阶段性的中心工作,省、市台都需要这些稿件;二是开展针对性的采访报道,不要涉及太多内容,范围过宽难于聚焦;三是短平快实现新闻效果,此类新闻不能久拖不决,一定要干脆利索。在学习期间,我和省台外宣部主任关秀兰,新闻中心副主任王小东,山西日报政法部主任姚晋平,太原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张瑞、张小瑞分别就如何做好新闻报道,如何在省、市台上稿进行了请教。他们的经验,一是不管是做好自己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还是上稿,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多看中央台、各省市台的新闻节目,二是上稿节目一定要注重选题。
  第三,结合清徐实际,做好外宣和通联工作。我的理解是:一要结合我县实际和当前工作实际,如秋季来临可以做葡萄文化;二是突出县域“三农”特色和清徐文化及物产优势,如进入收获季节可以重点采访农民增收问题;三是日常跟踪处理好对口新闻部门的关系。
  首先,清徐作为一个农业大县,优势就是农村,要围绕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农业技术、农民增收,以及一些针对老百姓出台的优惠政策、部门规划、发展前景等进行选题;其次,就是常规动作跟热点、抓亮点;创新动作找好突破点。比如,清徐的醋不仅在全省有名,在全国都响当当,那么围绕醋业的升级改造、市场销售、出口份额、产能业绩、工业旅游等都可以进行选题,不论是短消息还是深度报道,人们一说都知道也一定愿意看;眼下正值两节,乡村旅游、特色旅游也是清徐可以做的文章;三是选题要紧跟省、市报道主题,围绕主题做文章。比如,我省今年的宣传主题就是止缓回稳促增,那么在选题时,就要把握这条主线,在二、三产业上做文章,科技创新,调整结构,传产降耗,开拓市场等都可以,只要找准切入点就行;还有就是清徐地理位置特殊,那么政府因地制宜抓三产,营造氛围搞物流,出台政策引外资这些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的优势。我想通过这几点对于找准主题,提高上稿率会有一定的帮助。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