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朴实像一块石头,灿烂似一簇朝霞。像春天的风一样温和,像秋日的阳光一样亲切,她是一名基层的计生助理员,27年来,她始终奋战在被誉为“天下第一难事”的计生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悔奉献。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什么是一个基层计生工作者的幸福和快乐。她的坚守、她的故事,沉淀为一捧精神沃土,传递着无限的温暖和感动……
她叫薛彩霞,柳杜乡的一名普通的计生助理员。1979年,16岁的她高中毕业,未能如愿考上大学,因家境贫寒,她怀揣着梦想,当过代教老师,在企业做过工人,学过医、还养过鸡,那时父亲在外工作,母亲还种着8亩多地,弟弟们还小,除了买鸡饲料、喂鸡、出鸡粪外,她还得用自行车载着走街串巷出售鸡蛋,生活磨练了她不服输的性格。1987年初,24岁的薛彩霞成了一名柳杜乡的计生办超生费管理员。
倾情国策爱岗敬业
走进乡政府大院后,薛彩霞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计生事业上,把拳拳爱心都献给了育龄群众,但同时她也体会到了人口计生工作的艰辛。
在农村,计划生育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事”。人口与土地自古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在一个被五千年传统文化笼罩的大地上,“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已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中。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生孩子被大多数人视为天经地义之事,“计划生育”无疑是一个“血淋淋”的代名词,“计生工作者”,在很多人眼里,也成了一群“不受欢迎的人”。为了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薛彩霞常常要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上门入户,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有的计生对象要来回跑上几十趟,一说就是几个钟头,而且经常是做了妻子的工作做丈夫的工作,还要做双方家里老人的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白天人家有事不在,她就晚上或早上上门动员,有时还不得不忍受一些群众的粗口白眼,为此,她委屈过、气馁过、想放弃过,但最终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记得那是1991年的一天,薛彩霞与西青堆村计生服务员一起入户做结扎动员工作,到了一户一工一农的二孩家庭,丈夫在某机关上班,妻子在家务农,她们来到那户人家,妻子的态度不冷不热,待搭不理,彩霞就先坐下来,和
她拉家常,谈
生活,再逐渐谈
到国家的计划
生育政策,人口形
势,和风细雨入情入
理的开导,起先还有点
抵触情绪的育龄妇女,逐
渐被她说动了,有了做手术的
想法。可这时,她家的小叔子回来了,进门不问青红皂白,破口大骂,而且越骂越凶,听到骂声,人们越聚越多,彩霞没有解释,耐着性子听他把怨气发完,骂够了。她才慢声细语地问了:“你哥是干部,你嫂子是西青堆的育龄妇女吧?计划生育政策是给农村群众定的,还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执行的,也包括一工一农的干部家属吧?!”那个人无话可说了,彩霞又到县城找到那名妇女丈夫所在的单位领导,一起做她丈夫的工作,在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后,他终于想明白了,动员妻子做了结扎手术。
有的妇女做了结扎手术,受到家人的冷眼,彩霞总是一边安慰受术者,一边做家人的思想工作。记得有一年的冬天,全乡搞计划生育大突击活动,拔奎村一名二孩家庭妇女丈夫不在,看到周围二孩家庭妇女做了结扎手术,那名育龄妇女就报了名,跟着计生办人员做手术去了,刚好此时她丈夫回来了,他听到后不但不接妻子回家,反而不让妻子回家住,彩霞只好把那名妇女接回乡里精心护理,她担当起其家人的责任,为其打饭、倒尿、看小孩……3天后,丈夫跑来看到妻子好好的能下床了,也想通了,这才把妻子接回了家。
不论是烈日当头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从事计生工作27年来,薛彩霞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乡12个村的大街小巷。以致她不管到村里干什么工作,群众一见到她就会笑着说:“又计划生育来了?!”。常丰村王五奴,超生二孩不想交超生费,薛彩霞和计生办的工作人员一起上门讲国情,讲政策,从大家到小家,从小家到国家,十次、二十次、三十次……无数次的解释和讲解国家的政策,王五奴终于被感动了,上了环,交了款。薛彩霞常常告诫自己:“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用心感化用情执法
2005年因为工作需要,领导让薛彩霞担任乡计生助理员,负责计生办的全面工作。彩霞怕自己干不好,担不起全乡计生工作这副重担,犹豫徘徊之际,分管领导鼓励她说:“你能行的,你一定能把全乡的计生工作干好!”同事们也鼓励她说:“我们做你的坚强后盾!”有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支持,薛彩霞放下包袱,挑起了这副担子。
位置变了,工作任务重了,薛彩霞比以前更忙了,她手里经常提着个大塑料袋回家,那里边都是要办的工作,核对的数据,要交的表。她抽屉里有个笔记本,里面记着全乡计划生育困难户、失独伤残家庭、关爱女孩爱心助学花名等方面的情况。
北社村失独家庭任顺汝,早年丈夫去世,独生女儿也因病去世,她身体不好,腰腿痛,每年上级医院来普查,薛彩霞都要把任顺汝叫来,检查身体,逢年过节还给发放米面鸡蛋等慰问品和现金,还有新堡村智障独生女单苗,生活不能自理,母亲王桂英身体不好,父亲单元生长期不回家,逢年过节,薛彩霞总要前去探望,给母女俩送去温暖……全乡有多少对困难户,每个困难户家里是什么状况,薛彩霞了如指掌。
工作几十年,薛彩霞在原则面前,从不含糊,审批二孩、奖励申报……只要能办的,开证明、报材料,积极给办,不能办的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予解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她在全乡推行代办服务,由村服务员负责材料申报,证件办理和送证上门,方便了群众,也密切了干群关系。有一次,在为一户奖励户办完所有手续后,那人提出想对她表示一下感谢,却被薛彩霞婉言谢绝了。她对那名奖励户诚恳地说:“是党的政策好,我只是做了份内的工作。”薛彩霞常常和同事们说:“我们做计生工作,就是要用心感化,用情执法。”
心系群众无私奉献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计生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由原来的控制人口数量向提高人口素质转移,薛彩霞也转换思路,把管理变服务,依法行政、宣传教育、优生优育、奖励扶助和利益导向成为了计生工作的重心。
为了掌握更多的实用知识,增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领,薛彩霞坚持自学计生政策和法律书籍,利用赴上级机构培训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工作中遇到掌握不准的政策,就及时请教上级计生部门或兄弟乡镇。多年来,她还一直在学习和研究早教知识,孕前优生知识,青少年健康教育知识。她倡导在全乡开展“送生殖健康普查到村,送优生优育书籍到户,送药具节育知识到人”的三送活动。每逢节假日、庙会,她带领计生办人员在人口文化大院设立咨询台,讲解计划生育政策、发放宣传资料、避孕药具……
平日里薛彩霞和计生办同志一起进村入户,将计划生育和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进行四术随访,药具发放,动员知情选择,采取节育措施,给新婚夫妇发放优生优育书籍,动员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孕产期夫妇讲科学育儿知识,为一孩、二孩发放早教资料和光盘。
通过多年的温馨宣传、热心服务,柳杜乡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广大育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获得全省10部委“婚育新婚进万家活动先进乡”;6次被评为太原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成子村获得全国“先进村(居)”称号,2011年柳杜村先后获得省和国家“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称号;薛彩霞个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
计生工作,苦、累、难,最可贵的就是坚持!27年,时间不算短,在计生岗位上坚持27年,则更不容易。作为一名计生工作者,薛彩霞扎根基层无怨无悔,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群众和风细雨,她总是说,哪怕自己累点,如果能让老百姓心里舒坦,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薛彩霞,一个普通的乡村妇女,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用她的热心与质朴,以情付出,讲究方法,在基层计划生育这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最美的计生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