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近日,我县为全县城乡低保家庭发放供热补贴。
我县为1473户城市低保家庭共计发放取暖补贴29.8207万元。其中,为110户由县供热公司集中供暖的家庭发放取暖补贴共计9.3757万元;其余自给供热的1363户家庭按每户150元补贴,总计发放20.4450万元。全县农村低保户(五保户)1879户,按照每户150元的补助标准,共计发放28.1850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58.0057万元。贾晓舟
675万元二次补偿让参合农民再得实惠
根据全县今年1—12月新农合基金的收支运行情况,经过认真细致测算,近日,我县制定了可行性二次补偿方案,对2011年度县级以上的参合住院患者实施了二次补偿。
二次补偿工作开始以来,为确保群众满意,我县对二次补偿工作进行了任务分工、责任分工,合理制定二次补偿报销流程,加班加点为患者进行二次补偿的发放,并对有疑问的参合患者给予耐心细心地解释,使参合农民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此次二次补偿工作,持续大约20多天,共发放新农合二次补偿675.46万元,惠及参合农民5550人次,有力地缓解了疾病给参合农民带来的经济压力,让参合农民再次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温暖,极大地提高了参合农民继续参合的积极性。
段宪楠
174万元生活补贴让困难群众舒心过节
为使困难群众过好元旦、春节,根据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安排部署,我县将于2012年两节期间对城乡困难群众给予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
此次生活补贴的发放范围是: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享受国家抚恤补贴的优抚对象、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等。补贴标准为:城市低保对象每人300元,农村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每人200元,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每人360元。此次生活补贴以货币形式一次性发放,为保证资金能够及早发放,县财政已先行垫付资金,通过银行社会化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我县现有城市低保对象2945人,共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883500元;农村低保对象2690人,共计发放538000元;农村五保对象490人,共计发放98000元;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622人,共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223920元。全县共计发放“两节”一次性生活补贴1743420元。贾晓舟
2000余人创业8490人就业夯实了和谐清徐基础
今年以来,我县采取五大措施,开展创业富民年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年新增创业人员2000余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9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140人,创业培训298人,职业技能培训15000人,农业科技培训5万人次,56名灵活就业人员和225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保补贴76.48万元,12名两保人员和199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人享受取暖补贴75.67万元,为创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50万元,开发机关、事业单位后勤岗位87个,向市推荐创业项目10个,创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8个、充分就业村9个。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我县成立了创业富民年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县创业富民年政策措施的制定、工作进度的督查、困难问题的解决、目标任务的考核等工作。领导组根据创业富民年活动参与部门的工作职能,出台了《清徐县关于分解下达创业富民年各部门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使有关部门明确了各自的目标任务,做到了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二是调查研究,出台政策。为使创业富民年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在对全县城乡居民创业就业情况调查研究、分析汇总和与有关部门协调、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清徐县创业富民年工作实施方案》、《清徐县县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及管理暂行办法》等8个创业富民政策文件,并以县委、县政府文件下发,为创业富民年活动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我县通过乡镇劳动保障所和社区的劳动保障员进厂入户的宣传方式,及时向企业和城乡居民宣传创业就业政策;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创业就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在全县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
四是建设平台,促进就业。为了树立创业就业示范平台,我县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参与、跟踪服务的工作机制,建成了醋都建材装饰批发城(有限公司)、清徐县东湖情商贸有限公司两个县级创业示范园(孵化基地),已孵化创业人员120人,直接带动就业360余人。东湖情商贸有限公司创业示范园成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五是强化督查,严格考核。采取季通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督导制度,及时通报创业富民年各成员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对工作不作为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刘赵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