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对夫妻 作者:张见素 时间:2014-06-29 次数:15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有一位前辈,极力为我引荐他们村里的一对老夫妻,他说特别感人,你一定要来看看。我说我正好有个短假,哪天没事的话一定去拜访。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他就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约好了老人在家等着。其时我有事,已经出门。等我回来,就赶紧联系他,完成这个共同的心愿。
    老夫妻男人姓王,81岁,女人姓闫,85岁,普通农民。他们家在一个宽敞的巷子里,六七间老房子。我们刚进院子,大爷就精神抖擞地出来迎接我们,雪白的圆领汗衫,外套一件白衬衫,外面再套一件蓝布褂,黑布鞋,雪白的袜子,怎么看也不像年过八旬的老人。到了屋里,地上炕上一尘不染,墙上一溜衣帽钩,挂着一溜浅色衬衣,干净整洁。
    他招呼我们坐在方桌旁的板凳上,倒了两杯水,水里放了两大勺白糖。
    我问他大妈呢,他说送她到麻将馆了,说她喜欢看人们玩,每天上午吃过饭,下午午睡醒来,他先送她去麻将馆,然后回家收拾打扫洗衣做饭。大妈多年有病,身体衰弱,行动不便,他推着自行车在前,大妈扶着自行车后座在后,一路走过去,天天如此。
    大爷思维敏捷逻辑条理表达清晰。
    他给我们讲他们结婚的事。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不得已投奔外家到这个村里。谈婚论嫁的年龄,因为家贫,人家的姑娘谁也不愿意跟他。同村的人介绍大妈给他的时候,大妈没有嫌弃他。这件事他感念了一辈子。他说:“人家姑娘好,家庭好,咱家要啥没啥,人家跟了咱,咱就得一辈子对人好。”六十年前,他是这么说的:“无论穷富都会一辈子对你好,只要挣到一分钱也要交给老婆管。”这句话,全村人都知道,是有关大爷的经典。
    我说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一辈子呢。大爷说是的,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
    我问他:“你做到了?”
    他说:“我做到了。”
    大爷年轻时是一个好后生,这从挂在墙上的相框里的老照片上很容易看出来,人长得精神,帅气,有力气。邻村唱十一生和丁果仙的戏,前台里的后生们没一个能扛得过他。他去到哪个村里,报上姓名,那个村里的人会说,哎呀,是啥风刮过你来见了面。他为人朴实又精明能干。朋友做企业请他帮忙,他热情相帮;生意越做越好,请他合伙,大妈不愿意,他就推掉了人家。他在郜村粮站干活,肩扛一麻袋粮食健步如飞,又诚实可信,粮站领导想提拔重用他,大妈不愿意,他就没答应。他在榆次火硝社工作期间,被领导相中,让他任要职,大妈更不愿意,他就回家来。后来他做煤炭生意,晚上发了货,不管多晚,他都要骑自行车回家。最后他回到村里,担任队长,大妈不愿意他当队长,他就辞职,让别人去当。
    他说:“我知道怎么做她心里高兴我就怎么做。”
    我说:“你很了不起,大妈也不是一般的女人,她不要钱不要权,就要你这个人。”
    夫妻俩同是志气人,他们就是用两双手,从一穷二白到买房置地并养大三男二女五个孩子。就是利用中午时间割草晒干卖掉,都能卖二三百元,那是一千多元就能买到一处院落的时代。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拼命,大妈的健康受到损害。她先是患神经官能症,一点点刺激就使她哭笑无常,后来头部和腋下相继长了肿瘤。不管什么情况,大爷都是东奔西跑,到处寻医问药。人们都说,大妈能到今天,全靠大爷的精心照料。
    大爷爱读书,说起一些传奇演义头头是道。他说你看刘备的忍耐、秦琼的为人和岳飞的待人,都是应该效仿的。他说他最痛恨五大奸臣。我问他五大奸臣都指谁,他说曹操、董卓、张士贵、秦桧、潘仁美。
    他博闻强识、熟谙事理。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每涉及一个方面,他都有一套一套的道理说给我们听。比如说到人与人的相处,他告诉我们人要走正行端,一人一性百人百性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所以有短莫揭,有错莫说;对得意人不曲意逢迎,对失意人不落井下石;他说欺人是祸、让人是福,还举了事例,要我们永远都要记住这一点。
    说到尊老爱亲,他说日月如梭催人老,能有几日为弟兄?这一世既然有这缘分,就该好好珍惜,不孝顺爹妈或亲兄弟为了一点家产变成仇人,那多不好。
    谈到识人,他告诉我们,贫人讲义,富人唯利;院庭虽旧聚财富,柴门虽低出人才。
    谈到做人,他说人须有胆有知有才,才知深厚精明多谋,人要怜贫惜弱,还要有容人之量。另外,酒是断肠的毒药,色是惹祸的根苗,财是下山的猛虎,气是杀人的钢刀,这也是需要谨记的。
    他说得快,我写得慢,所记下来的这些,仅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后来又谈到现在的生活。老人说,他过去攒了一点钱,自己还能出来进去给年轻人牵线做媒,因为他为人真诚可靠,人们都很信赖他。看得出他很有成就感。他还说了一句话:“现在还有国家和村里的企业给的生活补助,够用了。”
    回来之后我想,类似的大道理看过许多,从没有像今天从一位81岁的农村老人嘴里说出来这样让我震撼。
    两位老人就这样走过了六十年,没有大富大贵,没有显赫功名,日子艰难,平凡平淡。但他们一生各自坚持了一个原则,具备了一种精神,至简至真,不能不说是伟大睿智的。有许多道理,绝大多数的人是回头看的时候才能明白的,无论他身份地位学识如何,而这两位老人,是无师自通读透了做人这本书的少数人。
    我看过一些书,也想过不少问题,但我敢肯定这是我所受到的关于伟大、关于智慧最生动的一课。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