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李拖梅 作者:本通 时间:2014-06-18 次数:14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她是一个“编外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家里办义务辅导班,使1000多个孩子受益。她有一副热心肠,先后挽救了十几个濒临破裂的家庭,让三十多个“问题孩子”走上正途。人们称她为爱心使者、和谐使者,她就是——好人李拖梅。
  “爱巢”,孩子们共同的家
  清晨,晨曦微露,在县城凤仪街的一栋小二楼里,一位中等身材、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早早把门打开,屋里屋外忙着打扫。不到六点,骑车的、步行的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聚到这里……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已成了邻居们早起晨练的伴奏曲。这样的情景,已经延续了25年……这位妇女就是优秀共产党员李拖梅。
  从1989年以来,李拖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在家中义务举办学生辅导班。25年来,她自己贴补电费、水费、电话费、暖气费……义务为中小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和道德教育约19000余课时;编写趣味识字故事100余则,约十几万字;1000多个青少年受益;接受家长咨询、来访3000余人次,使30多个可能走上歪路的“问题孩子”重新回到正确的人生轨迹;10多个破裂或将要破裂的家庭在她的劝导下重归于好……
  她有一颗爱生如子的慈母胸怀,她对辅导班的每个孩子,都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亲切地称他们是“我的小蜜蜂”。对每一个新来的孩子,她总是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促膝谈心,与孩子们以心交心,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她事事都能与孩子们平等相处,以善待、宽容的态度爱护学生、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每天辅导的孩子由最初的三个孩子逐渐增加,最多的时候,假期中达到一百多个。在学习、生活中,她给予孩子们以慈母般的爱抚,孩子们渴了饿了,她给水喝给饭吃;孩子的衣服破了,她给缝补;夏天天气炎热,她怕热坏孩子们,一盆一盆端来水让孩子洗脸、洗手……
  对于李拖梅辅导的孩子,家长感受最深的是孩子的全面进步。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李拖梅从最简单的擦桌子叠被子教起,利用节假日组织辅导班的孩子上街擦栏杆、捡垃圾。她常和家长说:既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知识的习惯,也要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她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引导孩子学会吃苦、学会劳动、懂得感恩。
  问题孩子的“妈妈”
  来李拖梅家学习的孩子很多是问题孩子,有的厌学,有的打架,有的迷恋于网络,有的甚至偷盗抢劫。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李拖梅总是来者不拒,并且总有办法把他们引上正路。多年来,她始终把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看得很重。她常说一句话:“我即便不能把孩子送上领奖台,至少10年、20年之后他们不会上了审判台!”
  2001年年初,省城太原的一对父子慕名找到了李拖梅的家。一进门,孩子的父亲就扑通跪倒在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地说:“大姐,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我家三代单传,儿子才14岁,跟着社会上的坏人打群架、抢东西,周围的学校都不愿意收他,再这样下去,我的孩子就彻底毁了,我不求他成才,只求他成人!”撕心裂肺的哀求,啊,怎么办?推向社会,又是一个不和谐因子。怎么拒绝?没法拒绝,就这样,孩子在李家住下了。吃、喝、住、学,李拖梅样样得管。
  很快地,她发现这个孩子有优点,就有意识地在辅导班上表扬他,譬如:每天辅导结束,孩子都主动关灯,甚至厨房的灯,只要人一走他就主动去关。李拖梅号召小朋友都像他学习,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孩子心里美呀,明显感到有了自信。
  针对这个孩子的特殊情况,李拖梅打破传统的补差步骤,采用串珠子的方法,把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的数学知识点串到一起教,结果呢?效果出奇得好。李拖梅在辅导班上表扬,在饭桌上夸,孩子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同时,李拖梅也发现问题的症结并不全在于孩子,还有家庭的因素,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合分居已有九年,无法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于是,她又想办法分别做孩子父母的工作,几次把这一家三口叫到家里吃“团圆饭”,苦口婆心地劝导。最终,这个家庭破镜重圆,恢复了往日的和睦。李拖梅还给孩子联系好了新的学校,并定期给他辅导,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重新走上了正路。如今,这个孩子已经成了家,自己做起了个体生意,生活很美满。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李拖梅身上很多很多。不少人称她为“问题孩子的妈妈”。有人夸李拖梅:“你真有一套,家长管不了的孩子到你这里都慢慢转变了过来。”而她却说:“要俯下身来平等地和孩子交流,不能以教训的姿态面对孩子。没有学不好的孩子。”
  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是她的人生信条、无私奉献是她的执着追求。
  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从偏远的山区来到清徐谋生。起初,一家人生活很困难,用妻子张秀梅的活说就是:连袋面都买不起。孩子从山里转学过来,学习跟不上,补习班都得要钱,也上不起,听说李大姐的补习班不要钱,就带着孩子来了。一天,张秀梅来接孩子,无意中说起想买一辆货车跑运输,但苦于没有本钱。她万万没有想到,李拖梅把自家小二楼的房产证拿出来说:“我现钱也没有多少,如果你要贷款,就把我家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吧”。就这样,李拖梅为了一个和她无亲无故的家庭,把她家最值钱的房子作了抵押。如今,张秀梅已成为当地的富裕户,孩子们的学业也很不错,感激的话说也说不完:“没有拖梅大姐,不用说培养孩子了,我们连吃饭都是问题!”
  李拖梅,用自己的诚意让弱势人群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用爱点亮了人心。
  “抠”与大方
  按李拖梅和丈夫的收入,在本地应该算是小康水平,但她却很“抠”。她穿的袜子是补过的,做饭的锅是补过的,连水壶也是补过的。房子的墙上被孩子们画得太花了,她自己买了一个5块钱的滚筒,5袋7元/袋的涂料,一共40块钱,老两口干了3个晚上,硬是把家刷了一遍。
  她对自己“抠”,对辅导班和孩子们却毫不吝啬。她辅导的千余名孩子中,有的在她那里一学就是五六年,最少的也有两年。家里的电话早就成了“公用电话”,各种支出都由她自己掏腰包。对家庭困难的孩子她主动资助,对有进步的孩子她自己掏钱买奖品……
  这些年,李拖梅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自从开设了这个辅导班,她几乎没和家人一起逛过商场,没有一起散过步,没有一起出去旅游过一次。这些年,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有过多少委屈,她自己也说不清。在她家的厨房里放着一大盆咸菜,她经常是就咸菜随便吃几口凉馒头。从小到大,女儿能数得清母亲为她做饭的次数。很多时候,都是丈夫、女儿做好了饭等她吃。有一次,女儿生了病,从学校回到家本想让妈妈照顾,但是李拖梅却一直在给学生们讲课,连和她说话的空都没有。女儿伤心地哭着问:“你是我的妈妈还是他们的妈妈?!”李拖梅一下子抱住女儿,泪水流了下来。她也深知自己亏欠丈夫、女儿太多太多。
  但她始终没有停下帮助孩子们的脚步。爱的春天,桃李芬芳。每年,无论哪个孩子升学了,都会拿着录取通知书来让她看。那是她最高兴的事情。那些考上了大学的孩子,在寒暑假的时候,都会主动到李阿姨的辅导班给孩子们义务教课。她感到无比欣慰。
  有人说:李拖梅是当代雷锋。她自己却说,我是平凡的人。她用“平凡”的母爱和智慧,为孩子们解开心灵的谜团;她用师长的学识、大爱的温暖把识美丑、辨善恶、知荣辱的种子播向幼小的心田。点点滴滴包含着的是一位共产党员对下一代、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她用力所能及的力量无私地帮助她身边有困难的人,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故事。她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乐善好施的助人行为、淡泊名利的人生信念,在人们心目中树起了良好的道德标杆。她的事迹先后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电视台、黄河电视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日报》、《中国烟草》、《山西晚报》、《山西工人报》、《山西青年报》、《山西法制报》、《太原日报》、太原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她曾被太原市总工会评为“太原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被山西省烟草专卖局党组评为“反腐纠风工作先进个人”,被山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评为“劳动模范”,曾获得“奉献社会楷模”、太原市劳动模范、为太原解放和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百名优秀党员、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爱心大使”、山西省十大未成年人工作者、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特别贡献奖)等五十余项荣誉,2009年12月在中央文明办秘书组、中国文明网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经群众网上投票,入选“中国好人榜”,2010年荣获全国身边的好人称号。
  大爱无边,真爱无痕。就让我们把冰心那段优美的文字献给李拖梅,献给心中有爱的人们吧: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