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为民务实清廉”践行群众路线
作者:王云香 时间:2014-06-13 次数:124 语音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会议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给党的群众路线以高度的评价。这是我们党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准确把握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员干部做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民:牢记党的宗旨
为民——执政为民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群众的公仆,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因此每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明确“依靠谁”,弄懂“为了谁”。
为民用心
要心系百姓,关心百姓疾苦,深入到百姓中去,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要有热心、耐心和责任心,要一丝不苟地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于每一件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都要高度重视,依照法律和政策规定抓紧处理,要给群众一个明白、满意的交代。要善待每一位老百姓。老百姓的一件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老百姓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一些群众的生活条件还比较差,经济上、心理上的承受能力还很脆弱。如果这些群众遇到急事、难事,我们再关心不够,工作做不到位,搞不好就容易出问题。
为民谋利
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明确宣布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强公仆意识,努力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与群众利益相冲突、客观上可能引起群众不满的事情,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去思考,寻找一种双赢的解决办法;在决策中,应当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涉及到群众利益的,凡是条件不成熟的事情,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也不要操之过急。坚持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为民尽职
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正确对待权力,就必须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给我们的,这是一种责任,要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员干部要有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切实肩负起服务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民办事,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敬畏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始终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务实:改进党的作风
务实——求真务实就是说实话、干实事、做老实人,是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的紧迫需要。务实是我们党的鲜明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求真务实
习近平同志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突出强调了务实的重要性。坚持务实,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的思想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人民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务实、勤奋、敬业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华而不实、浮夸浮躁的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具体表现是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文山会海,空话套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切实际,不求实效;落实不力,工作疲沓;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等等。这些都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着力纠正的。
勤政务实
坚持勤政实务,就要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我们党是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勤政务实的党。坚持勤政务实就是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问题,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发展,扎扎实实为民造福。始终筑牢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清徐县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等联系群众的平台,使之在教育实际活动中进一步升华,让干部学会在群众参与中改进党的工作作风。
务实创新
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没有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群众的诉求早已不再是一日三餐的基本追求,而是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因此,要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针对群众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形式,畅通党和政府密切同群众联系的新渠道,不断与时俱进。多在“具体”和“深入”上动脑筋、下功夫,切实办好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事。
清廉:维护党的形象
清廉——清正廉洁是党的本质属性和突出特征,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清廉克己
习近平同志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到清廉,就必须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党性修养;新形势下讲清廉,就是强调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要继续大力弘扬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之风,坚决反对、摈弃和扫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有廉洁自律意识,自觉落实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做到金钱面前不伸手,美色面前不动心,权力面前平常心,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排除非分之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清廉守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全体党员严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是我们党的重要优势,也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对党员干部而言,如果说遵守国家法律是基本义务,那么遵守党的纪律则是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同时要管住自己的口,不该吃的饭绝对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绝对不去;管住自己的手,无论什么礼都一概不收。将管理与自身自律有机结合,使有形的制度成为无形的规范,不断提高按制度和规定办事的自觉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逾越法律、纪律和道德的底线,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真正做到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清廉奉公
权力本身不等于腐败,却有着滋生腐败的天然潜质;权力是把“双刃剑”,对一个执政者来说,用得好能造福人民,用得不好就会祸国殃民。如何驯服权力、驾驭权力也一直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作用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官”,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一旦接受了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就只能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因此,只能为党为公、用权为民,而不能以权谋私;只能做人民的公仆,而不能当官做老爷,要实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和威信威望。总而言之,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节制贪欲,正确用权不越雷池,才能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真正让权力“晒”在阳光之下。
(作者单位:县委党校)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