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山游记 作者:常映红 时间:2014-06-08 次数:13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五一”小长假,与友商量,携女去趟云顶山。清晨七点,洗漱完毕,驱车从太原入高速,一路疾驰向娄烦方向而去。“云顶山”这个名字早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机会与其亲密接触,它位于娄烦和交城、方山交界处,海拔2708米,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延伸部分。汽车飞驰两个小时后,进入娄烦县境内。由于没有路牌,我们根据电子导航所指方向拐弯,走出二十里出头才知走了冤枉路,掉头返回,一路上牛羊满地、树木浓密,窑洞林立,村民们在地头悠闲地种庄稼,这让十分向往窑洞的我兴奋不已。
  从娄烦县米峪镇独石河村进入云顶山风景区,一开车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让穿着毛衣风衣的我打了个冷战,赶紧告知朋友与女儿,将能穿的衣服都搭在身上。
  沿着盘山的崎岖石路向上攀行,一路皆是坡路,且路面坑洼不平,石块遍地,行走十分艰难。走了一段路,有游客抄古木参天的林间小路而去,为图捷径,我们也一头钻进山林。
  由于此风景区尚未正式开发,所以无论大路还是小路,行走都十分艰难。在浓荫蔽日的云杉林中穿梭,坡陡、道弯、杂草丛生,我们每人找了一根树枝作登山杖。平常缺少锻炼的女儿走不上几步就气喘吁吁,她不停喊累、喊头晕、喊腿软,我知道这是高原反应,为给她打气,同行的驴友唱起了“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艰难的路程让我心里也不禁发毛,看着密密麻麻的林木和没有出口的弯路,平常温文尔雅的女儿苍白的嘴唇里硬生生地吐出几个字:“这鸟地方,马粪真多!”
  我们发现云顶山有两多,一是挺拔的云杉众多,二是肥硕的马粪众多,在林中穿梭,随处可见一堆堆的马粪。听人说林中有200多种动物,但是一路走来,我们连一种动物也没看到,就连马匹也是只闻其粪不见其影。
  两个半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相互搀扶着、拖拽着,喘着气、打着战、哆嗦着嘴唇扭动着身体,偶尔出现的尚未融化的积雪与冰雕让我们不由感叹:这里的气候与我们相差了整整一个多月。
  我们一路高歌:“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但孩子们却显得很不耐烦,两个小女生情绪上的烦躁和身体上的疲惫让她们终于一屁股跌坐在离胜利不远的半山腰,说啥也不走了。这时从山顶相扶相携走下两位60来岁的老奶奶,看到孩子们想打退堂鼓,赶忙为其打气:“都爬到这里了,离山顶也就10来分钟的路程了,可不敢放弃。上面真美,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真让人流连忘返。我们都60岁了还爬上去,你们一定得坚持。听奶奶的,你们不会后悔的。”老人的一席话为孩子们鼓起了很大勇气,她们重新站起来,满怀信心向山顶爬行。
  云顶山因其海拔高、顶入云端而得名。没有登山前,想象中的云顶山一定是山石峥嵘,群峰壁立。不料,经过一路峰回路转、浓荫敝日的云杉林后,远处呈现出一线绿色的山顶,在蓝天的衬映下分外显眼。胜利的曙光已在眼前!登上2700米高的山峰,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原来山顶是平缓的,很像玉龙雪山的云杉坪。广袤、开阔的草地也映入眼帘,行走在松软的天然草坪,望着层峦叠嶂的群山、林带和蔚蓝清湛的天空,再伸手拽一下头顶洁白柔软的云朵,我们终于明白“云顶山”的真正含义。在漫步之余,找一块平石,席地而坐,听听鸟语,闻闻花香,看看白云,望望蓝天,吸一口天然氧气,吹一身凉爽清风,那感觉,真叫人荣辱皆忘,乐不思归。朋友喜出望外地呼喊:“这样的蓝天白云,让人耀眼,让人迷醉,我已经几十年没见这样的天空了。”于是,忘记已被寒风吹僵的身体,徜徉在仙境一般的山顶,使劲呼喊、不停欢笑。
  云顶山,果真是天然氧吧、极乐圣地、人间仙境、山西的青藏高原!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