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清徐县统计局 时间:2014-06-04 次数:26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攻坚克难,奋进有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济增长:据初步核算,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3.2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亿元,同比下降2.7%;第二产业增加值67.9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31.1亿元,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5亿元,同比增长2%;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2.1%;金融保险业增加值0.9亿元,同比增长29.7%;房地产业增加值2.8亿元,同比下降4.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9.6亿元,同比下降0.1%。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11.6:62.7:25.7调整为12.5:60:27.5。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下降2.7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上升1.8百分点。人均GD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558元,同比增长2.3%。按2013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5257美元。
    图12008年—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附后)
    二、农业
    农业产值:全县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完成25.75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农业现价产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3.59%;林业产值0.66亿元,同比增长28.83%;牧业产值6.43亿元,同比下降1.45%;渔业产值0.19亿元,同比增长2.8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5亿元,同比增长7.88%。种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634.4公顷,同比增长0.53%。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9507.8公顷,同比增长4%;蔬菜播种面积9600.7公顷,同比下降2.4%;油料面积30.2公顷,同比下降13.7%。年末果园面积2852.8公顷,同比增长0.49%。其中:苹果园面积167.2公顷、葡萄园面积1201.9公顷、桃园面积341.2公顷、梨园面积740.5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2.03万吨,同比增长2.28%。其中:夏粮产量0.09万吨,同比下降64.2%;秋粮产量11.94万吨,同比增长3.74%。全年水果总产量2.99万吨,同比下降28.6%;蔬菜产量62.52万吨,同比下降2.38%;油料产量57.7吨,同比增长1.56%;棉花产量52吨,同比下降52.4%;果用瓜产量1454.5吨,同比增长51.2%。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当年出栏大牲畜7458头;当年出栏肉猪18.63万头;当年出栏羊7.22万只;当年出栏家禽188.96万只。畜禽主要产品产量:当年肉类总产量2.13万吨;奶类总产量1.66万吨;禽蛋产量6468.9吨。年末大牲畜存栏8101头;猪年末数11.67万头;羊年末数7.5万只;家禽年末数90.44万只。
    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附后)
    林业生产: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833.3公顷,其中封山育林面积466.7公顷,四旁植树13600百株。本年新增育苗面积233.3公顷。渔业生产: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380公顷,水产品产量1335吨。农机及化肥施用: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36.278万千瓦,同比增加1.4864万千瓦,同比增长4.27%。全年农用柴油使用量6528吨,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2514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452吨,农药使用量462吨,农村用电量21269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61.76亿元,同比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29亿元,同比增长4.78%。分行业看:炼焦行业13.12亿元,同比增长21.72%;洗煤行业14.08亿元,同比下降12.64%;橡胶制品业6.1亿元,同比增长10.47%;食品制造业3.65亿元,同比下降3.48%。规模以上工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06.42亿元,同比增长1.67%。分行业看:炼焦行业89.72亿元,同比增长10.47%;洗煤行业23.86亿元,同比下降27.54%;橡胶制品业33.25亿元,同比增长4.29%。
    图22008年—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附后)
    主要产品产量:焦炭产量576.3万吨,同比增长22.75%;洗精煤产量509.2万吨,同比下降3.35%;橡胶轮胎外胎1665679条,同比下降2.17%;食醋产量406912.37吨,同比下降1.48%。经济效益:工业产品销售产值187.7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0.96%;主营业务收入208.12亿元,增长6.84%;利润总额3.99亿元,去年同期为-10.7亿元;税金总额4.1亿元,增长62.91%;亏损企业亏损额8.5亿元,下降42.56%。建筑业: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完成61903万元,同比下降10.7%。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单位19个。建筑业总产值5.5亿元,同比下降48.1%,竣工产值2.57亿元,同比下降6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9.96亿元,同比下降1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81亿元,下降84.2%;第二产业投资54.7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投资14.45亿元,下降44.3%。三次产业投资比为1.2:78.1:20.7。
    表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附后)
    图32008年—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附后)
    新增生产能力:新增生产能力:输电线路长度(110千伏及以上)49.5公里;其它酒0.13万吨/年;水泥20万吨/年。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公路密度21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年末公路货物营运车辆拥有量12676辆,公路旅客营运车辆拥有量5辆。邮电通信:邮政全年完成业务总量共计364.33万元,其中邮件类完成21234件,包裹类完成1437件,特快专递类完成13258件,汇兑业务完成9365笔,报刊业务完成3310947份,邮政储蓄业务完成18.02亿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2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05万户。
    六、批零贸易
    消费品零售: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7.93亿元,同比增长14%。
    图42008年—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附后)
    从划分标准看: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13.2%;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完成32.53亿元,同比增长14.1%。从地域看:全县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23亿元,同比增长13.5%;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7亿元,同比增长14.5%。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全县财政总收入12.26亿元,同比下降14.7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5亿元,同比下降37.6%。一般预算支出13.49亿元,同比下降33.31%。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33亿元,下降28.67%;教育支出3.23亿元,下降11.19%;科学技术支出0.13亿元,下降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2亿元,增长13.76%;医疗卫生支出1.6亿元,增长9.6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14亿元,下降18.2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91亿元,下降22.38%。金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9.26亿元,其中:单位存款44.72亿元;个人存款113.04亿元;财政性存款1.5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7.2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4.47亿元;短期贷款余额54.15亿元;票据融资18.6亿元。
    保险:全年财产保险承保7927笔,保险金额55.03亿元,保险费收入4147.26万元,支付赔款总额5446.08万元,赔付率125.89%,人寿保险保费收入4786.85万元,赔款支出88.65万元,综合赔付率24.11%。
    八、城市建设
    基础建设:2013年共铺设油路面积2.49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里程1.3公里,新铺设燃气管道41公里,新增用气户数1800户,供气总量达450万立方米,县城居民清洁能源用户达到了20300户。储气能力达175吨。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0%。全年共安装各类灯饰36套,改造路灯784盏,各种路灯灯饰正常率达到99%以上。城市公共供水327万吨,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3%。煤气管道铺设7.06公里,新增煤气用户1275户,供热面积31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12.1万平方米,供热管网175公里,新增供热管网1.376公里,县城集中供热能力达304兆瓦。
    城市绿化:全年公共绿地102.2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4.4平方米/人;园林绿地面积276.06公顷,绿地率33.75%;绿地覆盖面积330.6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42%,同比增长0.6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132所(另有民办普通高中2所,其中民办完全中学1所),其中:小学112所,初中16所,普通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教师进修校1所。小学生21230名,小学专任教师1519名,小学五年巩固率94.18%,同比下降6.98%;初中生12734名,初中专任教师1105名,初中三年保留率91.98%,同比下降7.3%;高中生3868名,专任教师395名;幼儿园126所,幼儿教师678名,幼儿9813名,学前幼儿入园率92.74%。科技:2013年,我县科技三项费用实际到位1120万元,占到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58%。全县R&D达到4.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1%。我县共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项目64项,第一批科技发展计划安排项目61项,科技研发资金696万元,第二批科技发展计划安排项目3项,科技资金424万元。我县实施国家项目2项,省级计划项目15项,争取上级扶持资金达3000万元。专利申请量达到400件,发明专利150件,占到专利申请量的35%以上。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服务水平和准确性稳步提高。2013年县财政共投入101.12万元,用于7个标准化炮点作业基地基础设施完善及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建设的维持维护。全年共作业2次,发射“三七”炮弹41发,有效避免了雹灾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人工增雨3次,发射火箭弹35枚,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发布各类预警预报164期,发布各类预报服务短信30万余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院1座,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街道综合文化站,美术馆1个,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4.5万余卷(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自办节目7组,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2.2万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共列入国家级保护项目4项、省级保护项目9项、市级保护项目2项,县级保护8项。
    体育:全县共有体育协会15个。我县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2.09平方米/人。
    卫生:全县共有医疗卫生事业机构243个所,其中:事业机构4个,医疗机构239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个,乡镇卫生院13个,民营医院2个;村卫生所192个,门诊部、医务室和个体诊所28个。全县共有编制床位84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32人,其中注册医生470人,注册护士362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976人,其中:县、乡医疗卫生机构615人,乡村医生361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96.1%,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2013年县城二级以上良好天气达到202天,大气综合污染指数3.79,同比增长126.9%。停产限产焦化、金属镁等污染企业6家,在12家重点工业企业全面开展环保对标行动,关停严重污染行业企业8家。县城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日均处理生活污水1.05万吨,年处理化学需氧量957.26吨,氨氮122.06吨。垃圾处理场自2010年10月试运营到2013年底实行清运、填埋垃圾28万吨,设计处理能力每日200吨,做到了日产日清,处理率在10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为110.5方/万元,同比下降3.7%;万元工业增加值平均耗水量27.4方/万元,同比下降3.7%。安全生产: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86%。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据2013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4.84万人,其中:城镇10.78万人,农村24.06万人;男性17.77万人,女性17.07万人,性别比为104.07。城镇化率为30.96%,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0.12‰,死亡率5.9‰,自然增长率为4.23‰。计划生育:全年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3.73%。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03元,同比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13052元,同比增长12.2%。
    图52008年—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速度(附后)
    图62008年—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附后)
    社会保障:全县参加失业保险14006人;参加养老保险183464人,其中:企业15035人,机关事业单位11130人,农村157299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12104人;登记参加医疗保险39182人,其中:城镇职工22317人,城镇居民16865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52472人,新型农村医疗参合率99.31%,同比提高0.02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06人,户数1209户,发放城市低保金796.3243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低保对象5346人,户数2877户,发放农村低保金1557.9937万元,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户人数458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发放标准不断提高,城镇低保由上年的356元/月调整为426元/月,农村低保由上年的262元/月调整为326元/月。
    注:①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②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③本公报涉及交通、邮电、财政、金融、保险、城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数据为部门统计数。
    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为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⑤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