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开始着手写支教方案到最终的当地实践,风风雨雨,一直努力……
从一到达时的些许感慨到最后的无限温暖,点点滴滴,无限感动……
2014年3月,我如约来到了清源镇一个偏远的小学校----上闫小学,开始了我的支教时光。在这里,我留下了努力的汗水,奋斗的欢乐,还有无限的感动……这是一个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我成长的过程,虽然我付出了很多,但我快乐着,为了那份成长而收获的快乐。
对于支教工作,最初是有一份期待的。每天,我除了认真上好自己的课以外,经常去听支教学校教师的课,和他们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方法。如果发现他们在教学中存在问题,我会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地予以纠正。从教案的撰写到课时的组织与教法学法,再到上课教师的语言表述、教师的示范与讲解等等。我努力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恰如其分地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介绍给他们,让他们从心理上逐步接受认同,最后再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和老师们的沟通、交流和学习中,我们取长补短,互相提高。在这儿,我更深地感受着这里教师朴素的教风和学生扎实的学风,也让我重新反思了以前的教学,再次成长。
还记得支教生活的第一次午餐。讲课、听课、议课、批改作业,一上午马不停蹄的忙碌使我筋疲力尽。下学了,我撑着早已“咕咕”叫的肚子走进学校灶房,心里顿时一凉:没有做饭的阿姨,冰冷的灶台、落寞的菜米油盐黯然地躺在角落。我和一起支教的同事不禁面面相觑,但想到支教学校的教师常年如此的生活,仅仅一瞬间的感慨后,我们立马抖擞精神,一起动手准备午饭,焖大米、洗菜、调味……谈笑声中,一顿简约的午餐上桌了:拌豆腐、炒土豆丝,阵阵饭香诱惑着饥肠辘辘的我。开饭了,我和同事们围成一圈,吃着虽不丰盛但却充斥着我们团结、合作、友谊和温馨的香喷喷的饭菜,心里甜滋滋的。
最感动于我第一次走进教室,全体同学都站起来热情地向我高喊“老师好”的情景。看到孩子们那充满着渴求和企盼的双眼,听着他们那童稚的声音,自己有一种冲动,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
支教生活是紧张的,更是充实的,其间的感动更是萦绕于心。
每当看着同学们作业本上写着喜欢上我的课,赞扬我时,我感动着;每当和孩子们踢毽子、跳绳、打羽毛球、做游戏,看到大家欢声笑语玩在一起,“没大没小”时,我感动着……太多感动的瞬间在发生,那瞬间让人感到无比温暖,无比幸福。
支教活动,行程匆匆,时间虽然短暂,却给我留下了最为美好的回忆,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更为珍贵的东西。支教期间,我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支教学校师生的肯定,同时也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忘不了,在办公室里和老师们热烈研讨、交流的身影;忘不了,饭桌上的乐趣,饭桌上的玩笑,饭桌上的建议;忘不了,宿舍里的娱乐、被冻醒时的难受和委屈;更忘不了,上阎小学全体师生带给我的温暖、帮助、理解与支持……无数暖人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这是我和支教学校师生真挚友谊最好的见证和诠释。
支教,这是一次珍贵的学习经历,是一次业务水平提升的过程。
支教,这是一次生活对意志的磨砺,是一次涤荡思想的过程。
支教,这是一次同甘共苦的奋斗历程,值得!
支教,这种种温馨而美好的回忆,永不会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