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没什么背景,没什么学历,也遇不上什么好的机遇,只能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去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她,二十出头的年纪,在大多年轻人还处于水深火热的求职或待业中时,她毅然决然辞掉在家乡“金饭碗”的工作,从运城永济嫁到清徐,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播种希望,收获甜蜜。
她,二十出头的年纪,在大多年轻人还未“断奶”,继续仰仗父母的保护伞时,她已经背井离乡,为人妻,为人母,并经营着两家口碑不错的小吃店。说起她的故事,其实很平淡,但平淡中却藏着一份令人尊敬的不简单。
她,就是屈晓芬,一个充满正能量的90后女孩。
A
做人做事诚信为先
五点四十分,晨曦微露,晓芬和婆婆已经在开张不久的新店忙碌着,尽管还带着昨日的疲惫和早起的倦意,但二人用双手在脸上揉搓一把,甩甩臂膀,提振精神,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这不,你拌肉馅儿我拆面,你捏包子我去蒸,顺带还要去做豆腐脑、熬粥、拌小菜、打饼子……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店,婆媳二人忙得热火朝天。
等不得做完歇脚,顾客就已纷至沓来。新店位于通湖路,紧邻县二中、宏乐幼儿园,居民小区多,人流量较为集中,在这里开店,多以回头客为主。
“这边地理位置确实好,可竞争很大。而且餐饮行业口碑是最要紧的,不过在调味上我更注重健康,毕竟这边来吃饭的大多是学生和小孩,豆腐脑里我几乎是不放鸡精和味精的。”晓芬这样说道。
大多时候,为顾客端上盛好的豆腐脑时,她都会稍显羞涩的告诉对方,“您千万别嫌我的豆腐脑不好喝啊,我不放鸡精的。如果您有需要,可以为您加点。”尽管如此,晓芬做的豆腐脑,走近总能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
为了顾客吃的新鲜、健康,晓芬和婆婆总是一早到店才开始拌馅儿做包子。那包子,皮大馅儿足,除了葱姜,她们并不搅拌菜类,每个全是份量十足的肉馅儿。
“每天我和我妈做多少卖多少,时常会供不应求,毕竟就我们俩人忙活,早上的时间又特别紧凑,做多了顾不过来。有时候来早的顾客会问,为啥不提前蒸好呢,老得等。提前做肯定时间充余,量也会多很多,可过夜的东西一点都不鲜。做生意嘛,少赚一点没关系,但不能昧了良心。”晓芬一边麻利的收拾碗筷一边和记者聊着。
无论是这边新开的“运城小吃”,还是在步行街那里的砂锅米线,晓芬一直坚持以“味”诱人,以“量”服人,以“诚”待人。新店刚开两个多月,街邻四舍便都知道这里有个勤快爽朗的小吃店老板。不少光顾过第一个店的老顾客、老朋友也都找到这里,专程来吃晓芬做的油泼面。
临近中午,晓芬的丈夫下班回来,一进店门,二话没说,就挽起袖子蹲在地上洗涮锅碗瓢盆,晓芬在一旁急急忙忙地做饭,赶着让婆婆吃完饭马上回家休息,等到下午四点再出来一起做晚饭。而她,要和老公转战第一个店,继续下一波的忙碌。
“运城小吃”开张后,晓芬曾琢磨着把第一个店关掉,好让自己多点时间去陪孩子,也让婆婆多点时间去休息。但一想到那是她在陌生城市扬帆起航的地方,就充满了不舍,在婆婆和丈夫的支持下,她决定两头抓,两头跑。
晓芬说,“宁愿自己辛苦点,也不要留有遗憾。”
B
果敢坚毅吃苦在前
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背井离乡、远嫁他乡的人所承受的那种孤独和无助。在刚刚嫁到清徐的那段时间,屈晓芬的生活无疑是最难过的,那一刻,没人能化解她心里的哀愁,包括最亲近的人。“刚结婚那年,身边没有亲人,没有熟悉的朋友,每天只能一个人呆在家中看看电视,绣绣十字绣,心里总会突然地想,这样义无返顾的跟着他来这边是对的吗?其实那时候真的有过挣扎,也有过后悔。”晓芬如是说。
只是,坐在那里追悔莫及,不如走出来重振信心。
孩子出生后,屈晓芬蓄势待发,常常溜达在县城的小巷街角,看有什么好的位置,适合做什么样的营生。对于当时的晓芬来讲,只要有合适的地方,她都愿意一试,做什么都行,不会就去学,苦点、累点都没关系。
常言道,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听闻姑姑说起自家在步行街交叉巷口里有个闲置的小门面,晓芬一听这消息,马上联系姑姑去那边看情况。没有过多的思虑,她把这里接了下来,没几天就带着六个月大的孩子跑回老家,找师傅学习砂锅米线、麻辣烫等小吃的炒料配方及做法。
一开始,亲戚朋友都建议她去做服装或饰品店,大家都觉得做小吃对女生来说太苦重,又有小孩要看护,丈夫还要忙工作。可晓芬却说道,“只有这个行业起步,是不需要太多人力财力的,只要自己辛苦点,用心点,就一定能做好。”在她看来,那些营生注入资金高,而且囤货、压货的几率都太大,她不想冒险,更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去增加父母的负担,拖累他们。
历经在老家一个月的“寻师拜艺”,回家后的百般尝试,2012年初,晓芬的第一个店开张了。没有挂牌,没有宣传,仅在门口立有一个长方形的红色灯箱,写着砂锅米线、麻辣烫、担担面、面皮。尽管地理位置颇为偏僻,但它紧邻步行街,商户又多,刚开张顾客就络绎不绝。“刚营业的时候,人一多就会慌张,手忙脚乱的。那会儿我父母也从运城过来帮我,婆婆给我看孩子。记得我爸看见我的样子都掉泪了,我知道他心疼我,可自己总不能一直赖着他们,所以再忙再累都得自己做,熟能生巧嘛。你看,现在不就做得得心应手了。”采访中,晓芬的率直和真诚,直指人心。
父母返家后,晓芬才真正意义上独自撑起了小吃店,而这时候她也才体会到这一切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正所谓众口难调,本以为学别人的配方能够适合大众口味,结果却有人夸奖有人怨,什么样的评价都有。这样的状况让晓芬犯愁,她只好在晚上回家后一次次的研究,一次次的重新调配,做给家人吃,送给邻居尝,不厌其烦,反复调试,直至最后满足了所有人舌尖上的欲望。
C
坚定目标奋勇向前
人生中的很多事,都是要经历无数的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才能走上一路的平坦,一帆风顺的只是幻境,一路通畅的只是电影。当然,生活中也总有人,怯于踏上这种未知的旅程,而选择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日子。
所以,人和人之间差了什么?我们都很清楚。
就像屈晓芬三个月前,还只经营着一个店。她不过是在送小孩上幼儿园的间隙,恰巧看到那个门店的出租信息,几乎没有考虑,当天下午就拍板、交订金,租下了这里。尽管这个时候,除了婆婆,没有一个人支持她的决定。
她告诉记者,“真的没有想太多,看到租售信息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要把它租下来。何况这个地方,无论位置,还是人流量,都特别好。我现在又这么年轻,能干就干,辛苦就辛苦,没什么可考虑的。”她的言语中充满着坚定和信心。
屈晓芬这样敢拼、敢闯、敢吃苦的气量不是谁都有。毕竟,如今社会风气的浮躁,太多人因为懒、因为怕,而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
采访中,晓芬一直反复提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也许字面上看“人上人”,是说功名富贵,可在记者看来,像晓芬在生活上豁达爽朗,眼光远大,做事时果断、有主见,已然是同龄人中的“人上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