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民满意教育 ——“走出去——家访全覆盖”活动有感 作者:刘小珍 时间:2014-04-06 次数:23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暨“向家长汇报、请家长评议”活动的开展,近期,县职工幼儿园开展了“走出去——家访全覆盖”活动。走出去家访的第一天,我们的目标是东范庄、吴村、牛家寨这三个村庄的四位幼儿家庭。在结束家访回县城的路上,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万千。
  感慨之一: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与执著追求。
  中二班孙勖恺的父母由于工作的关系,每天早晨很早就都从家里出发赶去上班,而接送孙勖恺上幼儿园的任务就落到了60多岁的奶奶身上。他的奶奶每天照顾孩子吃了早饭后,7:30分开始租三轮车送孩子到职工幼儿园上学。奶奶说,尽管家门口就是幼儿园,但是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自己辛苦一点没关系。就这样早晨7:30开始送孩子,完后又回到村里;下午4:30分又出发,到园里再去接孩子。日复一日,已走过了从小班到中班将近两年的时光,风雨无阻……她说,孩子的变化很大,非常感谢幼儿园的老师们。当我提出让她给我们提点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工作时,老人赶忙摆摆手,说感谢还来不及了,哪有什么意见。当时,我们感动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中三班的王梓旭小朋友,在我园上了一年小班(当时是村里的几位家长拼车接孩子),到升中班时,园里规定不许合租车接送孩子,必须由家长亲自接送孩子,这一制度出台后,几个家庭就打了退堂鼓,孩子都返回村里上了幼儿园。而王梓旭的家里也意见分歧,从吴村到职工幼儿园接送实在太麻烦了,但孩子的母亲非常坚定,她说再艰难也要送孩子上。所以,早晨由爸爸送,晚上由妈妈接。孩子的妈妈是吴村小学的一名教师,每天下午,她总是等自己带的班上的孩子下学后,才急匆匆地去幼儿园接孩子。她说:“园长,我有时都不好意思了,值班室里常常只剩下我家的孩子。”我说:“没关系,你这么坚定地选择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照顾不好孩子?你就是再晚,我们的老师也会耐心地陪伴孩子……”从这两个普通的家庭中,我们深深地感到了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执着的追求,他们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管再难也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自己孩子。同时也让我再一次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句话的份量。
  感慨之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走出去,下基层,访民情,知民生,解民事。家访确实是我们教育人知民情、解民事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家园沟通的有效形式,是密切家园情感的强劲纽带。从孩子的喜出望外、在家中的极力表现,到家长村口的翘首祈盼、家中三代同堂的热情接待,我们深深地感动着。当我们说明家访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以及征求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时,家长们都说:“班上的老师们都挺好,幼儿园比我们想像中要细,孩子送过去,真的很放心。你们能牺牲休息日,这么远来家里,我们真的很感动。”多么善良的家长,我们只不过是多走了些路程,只不过是占用了很少的一点休息时间,他们就这样感激万分,难道我们的工作就这样完美吗?不是的,是家访这条纽带拉近了我们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家长与我们更亲更近。这时,我心中忽然感到一种愧疚,我觉得我们平时的家访太少太少了,我们深入家长太少太少了。如果家访到位了,家园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还会有那么多的误解吗?如果家访到位了,有了家长的支持,我们的工作还有什么难做的呢?与家长多一份沟通,家长就会对我们多一份理解,对孩子就会多一次了解,对教育就会少一次失误。如果我们急家长所急,想孩子所想,教育何愁人民不满意?
  仅仅半天的家访,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身为教育人,义不容辞,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