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女人 作者:张见素 时间:2014-03-07 次数:17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2013年的这个时候,我在这个地方说《女人》;今年,说《再说女人》;明年,就该是《三说女人》。
  ——作文之前,我先在此给自己做个广告
  男人要的是智慧和胸襟,女人要的是懂事和精致。智慧和胸襟是向外向广的开辟,懂事和精致是向内向美的修为。
  去年冬天买羽绒衣的时候,朋友推荐了裂帛。她收藏着这个品牌,说她很喜欢,遗憾的是她穿不上,只能看,说适合我穿。
  随衣寄回的还有一本公司画册,一个小小的日历册。画册古朴典雅,日历册现代精致,文字内容基本一致。
  封面上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开篇一段话:阿尔皮斯山谷有一条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对此,朱光潜先生说:“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里面几首小诗,几段短文,都是朴素亲切而富于哲理的文字,诗情画意地广而告之,个性张扬地含蓄隽永。画册画面古朴,与飘逸的文字本不该一拍即合,但居然结合得非常完美。字是繁体,更觉绵长深厚。可以看出设计者的品味。
  最后,所有的内容凝练为裂帛之魂:衣服,是穿在身上的心灵。
  我由此又想起了《戴西小姐的下午茶》。
  上海百货商永安公司老板的千金戴西小姐,谈婚论嫁的年龄,追求她的人很多。一位家境很富裕的男人送她一双美国玻璃丝袜时说:“这袜子很结实,穿一年都不坏。”她却说:“我不能嫁给一个和我谈丝袜结不结实的男人,NO FUN(无趣)。”她最终选择的丈夫吴毓骧,出生于清贫的读书之家。她说:“和他在一起很有趣,有很多话讲。”
  文革中,戴西的身份让她在劫难逃,49岁的她被下放农场参加劳动。
  在艰苦的环境里,她用铁丝网在煤球炉上烤面包,用通体乌黑的铝锅做彼得堡风味的蛋糕;用洋瓷缸喝滚热的下午茶。
  直到80岁,她还是挺着笔直的背,穿着平跟黑色麂皮靴,优雅地走在春天的树影下,气质非凡。她到餐馆用餐,上菜的年轻人都会多看她两眼;她上街买东西,还有很绅士的老先生叫住她,希望和她做朋友。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她见人还要化妆。
  文章最后说,陈丹燕写过一个场景:老戴西坐在窗前,秋天的黄昏里,风徐徐吹进来,在旧的绿窗帘前,她仰起脸来,半闭着眼睛很享受地说:“你闻到空气中的桂花香了吗?”
  无论是裂帛还是黛西,精致成这样,能没有魅力吗?
  衣食住行都是你的心灵。一个永不更改的事实就是,谁更接近你的心灵,你就会为谁支付。
  懂事往往和精致相伴随,因为它们基于一个共同的要求:心灵纤细。不同之处是精致表现为对己,懂事表现为对人。
  半年前去看一个生了宝宝的朋友。她大学刚毕业时,在百度打工,业绩做到同行第一;后来自己开公司,是山西省创业才俊;公司没做几年,已经省内知名,收益颇丰。我去看她的时候是八月底,孩子出生不到半个月。她住在婆婆家,一楼一个很旧的房子。房子不大,开着冷气,她住的那个房间房门大开,只是地上挂了一个布帘子。婆婆妈妈老公都不在,只有她的公公一会儿给我倒一杯水来,一会儿送一些水果来。我问她开着冷气不怕着凉了,她说他们说不怕;我说你婆婆呢,她说上班去了,她做居委会工作,就爱呆在那儿,一会不去也不放心;我说那你妈呢,她说她妈给她弟弟做饭呢,自打外孙出生,做姥姥的只过来打过一个照面。我看她熟练地给那个丁点小的嫩孩子换尿布,穿衣服,问她说:“你弄过?”她说:“我弄过我弟弟。”那婴儿的用度,都是一些极为简单的老式物什,旧布片,旧毯子,普通手纸。我不好再问别的。她主动跟我说父母的任务就是养大他们,孩子她自己带;这个孩子,她就这样简单朴素、顺其自然地养大。
  这和我的想象是悬殊的。因为她的空间差不多每天更新,我常见的是她浪漫温馨的生活照,是她漂亮优雅的家居,是她精美深刻的文字——一个典型、精致的金领。
  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一个女人的懂事:理解、担当、正确的爱。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