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字 作者: 时间:2014-03-02 次数:61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偿【偿償】(chánɡ)
  “偿”,繁体为“償”。形声字,从人,賞声。
  “人”是知荣誉、懂羞耻的高等动物;“賞”小篆为奖赏、赐予之意。“人”“賞”为“償”,表示人因为有贡献、功劳而受到奖赏,因此“償”为偿还、补偿、赔偿,是对一个人的精力、体力付出的一种弥补。《说文·人部》:“償,还也。”本义为归还、补还。简化字“偿”从尝,为曾经、过去之意。“偿”是对过去发生的事进行补偿或赔偿。
  “偿”为偿还、赔偿,一般表现为金钱或实物形式。“尝”又为尝试。很多时候,除非被赔偿方损失的只有金钱,否则事后的物质赔偿均为尝试性的,不能完全弥补对方的真正损失。因为对方曾经付出的感情、投入的心血以及花费的时间,都是难以通过物质来偿还的。如所谓“杀人偿命”,杀人之仇无论如何都是无法补偿的,只能通过“一命偿一命”的形式来使人获得一定的心理安慰。《水浒传》中,武松要杀潘金莲替哥哥武大郎报仇,请来众位邻居做证人,他拿着尖刀对邻居们说:“若有一位先走的,武松翻过脸来休怪!教他先吃我五七刀了去,武二便偿他命也不妨!”这“偿命”二字反映了人们“一命偿一命”的思想。
  补偿是为了使付出者有所回报。因此,“偿”又引申出实现、满足之意,如成语“如愿以偿”。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从前,卢陵有一位商人名叫欧明。他每次经商经过彭泽湖时,就会取船中的物品供祭湖神青洪君,常年累月供奉不断。一天,湖神问欧明心有何求,欧明回答“但乞如愿”。他的意思本来是乞求万事如意,没想到湖神恰巧有一位侍女名叫如愿。湖神就把如愿赏给了他。此后,无论欧明需要什么,如愿都能够施展法术立即办到,欧明很快成了暴发户,真可说是“如愿以偿”。“偿”由补偿、偿还又可以引申为回报、答谢。古语有“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一饭之恩”典出《史记》:韩信穷困潦倒时,在城外钓鱼,河边有一些妇女漂洗麻絮。其中一妇人见韩信面有饥色,就分食给他吃,一连吃了几十天。韩信感激地对妇人说:“我将来一定要用重礼报答您的恩德。”后来韩信辅佐刘邦,被封为楚王,回乡后送给这位妇人千金作为报答。
  现代社会,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依法索赔。为了维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我国制定了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针对交通运输过程中的人身损害及各种利益损失,就有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铁路旅客运输损失赔偿、国内航空运输旅客损失赔偿等各种类别的相应规定。一般来说,法律条款中所规定的赔偿方式通常以经济赔偿手段为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