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散记 作者:张见素 时间:2014-02-09 次数:110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一)
  近几年来,最没意思的就是过年,最害怕的也是过年,只是非过不行。
  本来挺好的传统节日,简简单单家人聚一下,或者问候一声,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浪费短信。可是不知道怎么就给过得乱糟糟的,每个人都是疲于奔命,打仗一样。完了每个人还都要说真没意思。
  子女们平常也可常回家看看,父母们平常也可常去子女家转转,似乎没有必要非得等到春节七天假期,十几亿人一起凑热闹。工作忙不是理由,天下事就没有结束的时候,只有暂时放一下的时候;地球也从不会有因哪个人就不会转动的时候,当然任何事都不会有因一个人就不能运行的时候。
  平常吃的瓜果菜蔬就不少,鸡鸭鱼肉是尽量少,所以也没有必要特意备好多做好多,然后吃得人发愁还是剩好多扔好多。
  真正想念的人、牵挂的人、关心的人、感激的人,平常也会见面打电话短信聊天,没有必要等到这一天,从收到的众多短信里找一个再群发出去。若马年收到蛇年的祝福,或者张三的号码署了李四携全家的名,这样的问候,还不如没有。
  害怕过年还因为过一年老一年,年龄越大,好像一年过得越快,真没什么可欢喜的。
  当然,我就是一个俗人。我不想奔波,就想端坐在家里,但还是娘家婆家跑了好几个来回。也就是说,浪费了许多不必要的东西。
  当然,这也是人间烟火的部分。
  今年的年,唯一好的是鞭炮放得少。这是举国雾霾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大家都很自觉。
  (二)
  大年初二出去转了转,照了一些相片,看能不能派上用场。
  上午向东,下午征西。东到大常,西到杨房,十个村庄,一切在计划之中。
  以前我就知道,拍照,能让人发现身边的美;今天,我又发现,拍照还有助于总结煞风景的事。
  首先是,集义村东那四根标志性的柱子塌了一根,砖头还在地上。我想如果再早一段时间去,它还是好的。
  然后是大常村。西面村口的村标在我留心过的许多村庄中它算是比较独特的,但右面正面镏金的村名中,“大”字不见了,侧面的三个字都在,换个角度倒也勉强可用,但左面正面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没了“公”,而“蔬”和“基”也不完整了。东面村口的牌坊,也可以考虑,但是“寿宁寺”三个字模糊不清。到了寿宁寺,山门之外立了两根不锈钢旗杆,这在别处,或许很必要,但在这儿,很别扭;进了寺里,院子里到处是报栏和条幅,又很凌乱。
  大常村还有著名的过街乐台,除了四边的砖雕,主建保存尚好。但想选一个好角度很难,因为正好两根线杆,一边一根,上面架着各种线,几乎和台檐平行。下面台基上则大书“石棉瓦厂家直销”以及地点和电话号码。
  然后到温李青三大士。寺里正殿门柱上贴一副对联,上联:救苦救难大慈大悲,下联:利物利人无痛无脑,横批:大慈大悲。
  这联儿一般没人看,但今年正好给我看见了。
  三大士的正北面有天王庙。庙的外部建筑基本完整,但庙门斜对面也埋了一根线杆,分布着六个方向的十多根电线。要是沿线都用布搭起来,那就是为庙门和钟鼓二楼撑了一把伞。
  下午先到宜武。北宜武有砖塔一座,居然秃了顶。然后到尧城,而尧庙的门也太鲜亮了,很不协调。
  后来去到孟封。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照壁,上书“孟封村”,可惜下面有同样字体的肉菜副食烟酒店招牌,我怀疑它本来就是人家的广告牌。
  再后来到杨房。那里的水塔老陈醋公司是很气派的,只是也没能避免线杆和各种电线的搅扰。
  幸好最后到了鹅池。这是一个好地方,北桥南桥相望,渠里有水,树木和倒影相映,风姿绰约,形成一处清秀幽美的景致。村庄干净整齐。尤其村标,与众不同。一块青白色石头,花纹和形状都恰到好处,上面红色村名,并有村庄得名由来。不远处一方小小水塘。一切都恰如其分。
  一路上所见,煞风景多,没想到最后煞尾倒是好的。人都晓得世间没有完美,恐怕平常琐事万千,也都该符合常理。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也总有一二是如意的。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