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叫杜彩萍,是县城中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在长达13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众多学子,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演绎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13年来,她的付出与耕耘,让她多次荣获“太原市优秀班主任”、“山西省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她的渊博与独特,更是让她深受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A育得桃李满园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杜彩萍拥有着雄厚的英语专业功底和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她本着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原则,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英语基础,从而因材施教,逐个提高。对于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杜彩萍常常抽出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日复一日,毫不倦怠。
针对英语教学,杜彩萍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学习英语的基础在于单词的积累,而单词并不是只教如何念,这样生硬的教法学生不仅难以接受,也无法形成长久记忆。于是在每一届学生学习之初,她都会专门在每节课开始时教学生学习音标,久而久之,学生便能自主拼读、自主记忆单词,对生词也能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杜彩萍说,“我不认为教学必须只在课堂与课本,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一些英语拓展活动,或在班级设置与英语有关的项目,更能吸引学生投入英语这门课程,从而达到寓教于乐。”
无论对学生的教学,还是自身的提高,杜彩萍都坚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努力做到与先进的教育体系接轨。这不仅让她带领的班级在每年学校举行的问津杯英语竞赛中屡获一等奖,也在每一次的中考中把一批批学子以优异的成绩送入高中课堂。
很多人叹服于杜彩萍的耐心与细心,小到一个介词,大到语法结构她都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B写就育人新篇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一位教师的重要性,而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大多时候,在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是班主任。班主任的思想、信念、道德以及态度、仪表、行为等等,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诚然,“以事业为重,用心灵育人”是杜彩萍从事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她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激励着每一个学生。记得她刚刚调到县城中学教书时,中午几乎从不回宿舍,匆匆吃完饭,便投入工作,不是备课,就是检查督促学生学习。时间长了,同学们也都习惯了早到校,抓紧时间投入学习,因为他们知道,教室里有一个不知疲倦的身影在等着大家。到了深夜,她宿舍的灯光总是暗得最晚,住校生都说,“老师都那么辛苦,我们贪玩就太对不起老师了。”她的坚持与刻苦,她的朴实与无私,润物细无声的感染着每一位学子。
杜彩萍从不以成绩定学生的优劣,她给予每个孩子平等的关注和支持。在流感那段时间,她每天去学生宿舍叮嘱学生注意通风,保持个人卫生,常常是亲自动手,帮学生进行宿舍消毒。她总会在第一时间把感冒的住校生带回自己的家,确定不会感染才送回宿舍,她如同母亲一般照顾着他们,可自己的孩子却无从照看。在生活与工作的天秤上,她义无反顾地向工作这一方倾斜。尽管如此,她也甘之若饴,因为她深爱着这份事业,爱着每一个孩子。
她的学生总是亲切地唤她一声“姐姐”,她的独特魅力打通了原本横亘在师生间的隔膜,也让她在教学中与学生配合得更融洽,更完美。
C用行动创造教学奇迹
其实,现在英语课堂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师讲课讲得多,学生听课学的少,课堂参与意识不强;二是学生死记硬背时候多,理解运用时候少,缺乏实际效率。从根源上讲是教学理念的问题。多数教师忽略了英语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发掘作用,采用“满堂灌”的形式,结果使教学适得其反。
在杜彩萍看来,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才能不断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才能在课堂上找到与学生的契合点。她先行先试,走在了课改的第一线。
课改中,她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删除对学生学习实际作用不大的内容。课堂上,除了课程标准要求外,她还从优秀课改专家那里学习一系列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性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这都是她一次次参加教学培训,充实自己,认真参与课改活动的所得。她在一次次的改革中琢磨思考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讨能力,坚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取得了积极的反响。
一个不喜欢英语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对英语这门课程兴趣缺乏,英语成绩成为他考试的致命伤。实施课改之后,在杜彩萍的帮助下,课堂参与的机会增加了,学习内容丰富了,这位学生逐渐褪去原来对英语的恐惧感,慢慢开始接受英语。这不仅让他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掌握了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从而成为学校的中考状元,升入了理想的高中。现在这位学生已经是名牌大学的一名学生了,每当说起杜彩萍老师,他总是感激万分。
D细微之处彰显真情
杜彩萍极其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她曾多次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使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不仅如此,她还及时关注学生个人的生活信息,照顾住校学生的生活,调节学生之间的矛盾,为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得到了家长及其学生的一致认可。
每天上早自习,学生还没来便看到坐在讲台上的她,开始布置当天的背诵内容,或找学生了解学习状况;上午课间时间和学生一起锻炼,晚上坚持和学生上完晚自习。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她担心班上的孩子没带厚衣服,便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借给他们。有一年期末考试,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复习进度,尽管自己身体不适,她也坚持给学生上课……她对于工作的热忱,每一个人都看在眼里。
此外,她非常注重学生除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在班内开展手抄报评选、朗诵比赛等。她知道社会时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但学生住校对新闻了解途径较少,所以她每天向学生介绍社会热点,还让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对学生帮助很大。一个考入传媒大学的学生说,没有杜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就没有我这个新闻人敏锐的鼻子。
13年的教学生涯,杜彩萍用她的热忱,用她的坚毅,影响着每一届学生。
